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如何掌握函數式編程”,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如何掌握函數式編程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如何掌握函數式編程”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編程范式
編程范式 指的是一種編程風格,它描述了程序員對程序執行的看法。在編程的世界中,同一個問題,可以站在多個角度去分析解決,這些不同的解決方案就對應了不同的編程風格。
常見的編程范式有:
命令式編程
C
面向過程編程
面向對象編程
C++、C#、Java
聲明式編程
Haskell
函數式編程
命令式編程
命令式編程 是使用最廣的一種編程風格,它是站在計算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主要思想是 關注計算機執行的步驟,即一步一步告訴計算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由于存在很多需要控制的步驟,所以命令式編程普遍存在以下特點:
控制語句
循環語句:while、for
條件分支語句:if else、switch
無條件分支語句:return、break、continue
變量
賦值語句
根據這些特點,我們來分析一個命令式編程案例:
// 需求:篩選出數組中為奇數的子集合 const array = [1, 2, 3, 4, 5, 6, 7, 8, 9]; // 步驟1:定義執行結果變量 let reult = []; // 步驟2:控制程序循環調用 for (le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 步驟3:判斷篩選條件 if (array[i] % 2 !== 0) { // 步驟4:加入執行結果 reult.push(array[i]); } } // 步驟5:得到最終的結果 result
以上代碼通過 5 個步驟,實現了數組的篩選,這并沒有什么問題,但細心的同學可能會感到疑惑:這樣寫的代碼量太長了,而且并不語義化,只有閱讀完每一行的代碼,才知道具體執行的是什么邏輯。
沒錯,這就是命令式編程的典型特點,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點:
命令式編程的每一個步驟都可以由程序員定義,這樣可以更精細化、更嚴謹地控制代碼,從而提高程序的性能。
命令式編程的每一個步驟都可以記錄中間結果,方便調試代碼。
命令式編程需要大量的流程控制語句,在處理多線程狀態同步問題時,容易造成邏輯混亂,通常需要加鎖來解決。
聲明式編程
聲明式編程 同樣是一種編程風格,它通過定義具體的規則,以便系統底層可以自動實現具體功能。主要思想是 告訴計算機應該做什么,但不指定具體要怎么做。
由于需要定義規則來表達含義,所以聲明式編程普遍存在以下特點:
代碼更加語義化,便于理解。
代碼量更少。
不需要流程控制代碼,如:for、while、if 等。
接下來,我們將上文中的數組篩選,用聲明式的方式重構一下:
// 篩選出數組中為奇數的子集合 const array = [1, 2, 3, 4, 5, 6, 7, 8, 9]; const reult = array.filter((item) => item % 2 !== 0);
可以看到,聲明式編程沒有冗余的操作步驟,代碼量非常少,并且非常語義化,當我們讀到 filter 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知道是在做篩選。
我們再看一個案例:
# 使用 sql 語句,查詢 id 為 25 的學生
# 使用 sql 語句,查詢 id 為 25 的學生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id=25
在上述代碼中,我們只是告訴計算機,我想查找 id 為 25 的同學,計算機就能給我們返回對應的數據了,至于是怎么查找出來的,我們并不需要關心,只要結果是正確的即可。
除了上述例子之外,還有很多聲明式編程的案例:
html 用來聲明了網頁的內容。
css 用來聲明網頁中元素的外觀。
正則表達式,聲明匹配的規則。
有了以上幾個案例,我們來總結一下聲明式編程的優缺點:
聲明式編程不需要編寫復雜的操作步驟,可以大大減少開發者的工作量。
聲明式編程的具體操作都是底層統一管理,可以降低重復工作。
聲明式編程底層實現的邏輯并不可控,不適合做更精細化的優化。
函數式編程
函數式編程 屬于聲明式編程中的一種,它的主要思想是 將計算機運算看作為函數的計算,也就是把程序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去解決。
函數式編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數學公式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函數(加減乘除)和數學定律(交換律、結合律等),一步一步計算,最終得到答案。
函數式編程中,所有的變量都是唯一的值,就像是數學中的代數 x、y,它們要么還未解出來,要么已經被解出為固定值,所以對于:x=x+1 這樣的自增是不合法的,因為修改了代數值,不符合數學邏輯。
除此之外,嚴格意義上的函數式編程也不包括循環、條件判斷等控制語句,如果需要條件判斷,可以使用三元運算符代替。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了 webpack-chain,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使用 webpack-chain 來編寫 webpack 配置。 const Config = require('webpack-chain'); const config = new Config(); config. .entry('index') .add('src/index.js') .end() .output .path('dist') filename('my-first-webpack.bundle.js'); config.module .rule('compile') .test(/\.js$/) .use('babel') .loader('babel-loader') module.exports = config;
可以看到,webpack-chain 可以通過鏈式的函數 api 來創建和修改 webpack 配置,從而更方便地創建和修改 webpack 配置。試想一下,如果一份 webpack 配置需要用于多個項目,但每個項目又有一些細微的不同配置,這個應該怎么處理呢?
如果使用 webpack-chain 去修改配置,一個函數 api 就搞定了,而使用命令式的編程,則需要去逐步遍歷整個 webpack 配置文件,找出需要修改的點,才能進行修改,這無疑就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工作量。
函數式編程的特點
根據維基百科權威定義,函數式編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函數是一等公民
函數可以和變量一樣,可以賦值給其他變量,也可以作為參數,傳入一個函數,或者作為別的函數返回值。
只用表達式,不用語句:
表達式是一段單純的運算過程,總是有返回值。
語句是執行某種操作,沒有返回值。
也就是說,函數式編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單純的運算,而且都有返回值。
無副作用
不會產生除運算以外的其他結果。
同一個輸入永遠得到同一個數據。
不可變性
不修改變量,返回一個新的值。
引用透明
函數的運行不依賴于外部變量,只依賴于輸入的參數。
以上的特點都是函數式編程的核心,基于這些特點,又衍生出了許多應用場景:
純函數:同樣的輸入得到同樣的輸出,無副作用。
函數組合:將多個依次調用的函數,組合成一個大函數,簡化操作步驟。
高階函數:可以加工函數的函數,接收一個或多個函數作為輸入、輸出一個函數。
閉包:函數作用域嵌套,實現的不同作用域變量共享。
柯里化:將一個多參數函數轉化為多個嵌套的單參數函數。
偏函數:緩存一部分參數,然后讓另一些參數在使用時傳入。
惰性求值:預先定義多個操作,但不立即求值,在需要使用值時才去求值,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求值,提升性能。
遞歸:控制函數循環調用的一種方式。
尾遞歸:避免多層級函數嵌套導致的內存溢出的優化。
鏈式調用:讓代碼更加優雅。
這些應用場景都大量存在于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實戰一下。
函數式編程常見案例
基于函數式編程的應用場景,我們來實現幾個具體的案例。
函數組合
柯里化
偏函數
高階函數
尾遞歸
鏈式調用
1、函數組合,組合多個函數步驟。
function compose(f, g) { return function () { return f.call(this, g.apply(this, arguments)); }; } function toLocaleUpperCase(str) { return str.toLocaleUpperCase(); } function toSigh(str) { return str + "!"; } // 將多個函數按照先后執行順序組合成一個函數,簡化多個調用步驟。 const composedFn = compose(toSigh, toLocaleUpperCase); console.log("函數組合:", composedFn("msx")); // 函數組合:MSX!
2、柯里化,將一個多參數函數轉化為多個嵌套的單參數函數。
// 柯里化 function curry(targetfn) { var numOfArgs = targetfn.length; return function fn(...rest) { if (rest.length < numOfArgs) { return fn.bind(null, ...rest); } else { return targetfn.apply(null, rest); } }; } // 加法函數 function add(a, b, c, d) { return a + b + c + d; } // 將一個多參數函數轉化為多個嵌套的單參數函數 console.log("柯里化:", curry(add)(1)(2)(3)(4)); // 柯里化:10
3、偏函數,緩存一部分參數,然后讓另一些參數在使用時傳入。
// 偏函數 function isTypeX(type) { return function (obj) { return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obj) === `[object ${type}]`; }; } // 緩存一部分參數,然后讓另一些參數在使用時傳入。 const isObject = isTypeX("Object"); const isNumber = isTypeX("Number"); console.log("偏函數測試:", isObject({ a: 1 }, 123)); // true console.log("偏函數測試:", isNumber(1)); // true
4、惰性求值,預先定義多個操作,但不立即求值,在需要使用值時才去求值,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求值,提升性能。
// 這里使用 C# 中的 LINQ 來演示 // 假設數據庫中有這樣一段數據 db.Gems [4,15,20,7,3,13,2,20]; var q = db.Gems .Select(c => c < 10) .Take(3) // 只要不調用 ToList 就不會求值 // 在具體求值的時候,會將預先定義的方法進行優化整合,以產生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才會去求值。 .ToList();
上述代碼中,傳統的求值會遍歷 2 次,第一次遍歷整個數組(8 項),篩選出小于 10 的項,輸出 [4,7,3,2],第二次遍歷這個數組(4 項),輸出 [4,7,3]。
如果使用惰性求值,則會將預先定義的所有操作放在一起進行判斷,所以只需要遍歷 1 次就可以了。在遍歷的同時判斷 是否小于 10 和 小于 10 的個數是否為 3,當遍歷到第 5 項時,就能輸出 [4,7,3]。
相比傳統求值遍歷的 8+4=12 項,使用惰性求值則只需遍歷 5 項,程序的運行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5、高階函數,可以加工函數的函數(接收一個或多個函數作為輸入、輸出一個函數)。
// React 組件中,將一個組件,封裝為帶默認背景色的新組件。 // styled-components 就是這個原理 function withBackgroundRedColor (wrap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 return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red} > <wrapedComponent {...this.props} /> </div>) } } }
6、遞歸和尾遞歸。
// 普通遞歸,控制函數循環調用的一種方式。 function fibonacci(n) { if (n === 0) { return 0; } if (n === 1) { return 1; }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console.log("沒有使用尾遞歸,導致棧溢出", fibonacci(100)); // 尾遞歸,避免多層級函數嵌套導致的內存溢出的優化。 function fibonacci2(n, result, preValue) { if (n == 0) { return result; } return fibonacci2(n - 1, preValue, result + preValue); } // result = 0, preValue = 1 console.log("使用了尾遞歸,不會棧溢出", fibonacci2(100, 0, 1));
7、鏈式調用
// lodash 中,一個方法調用完成之后,可以繼續鏈式調用其他的方法。 var users = [ { user: "barney", age: 36 }, { user: "fred", age: 40 }, { user: "pebbles", age: 1 }, ]; var youngest = _.chain(users) .sortBy("age") .map(function (o) { return o.user + " is " + o.age; }) .head() .value(); // => 'pebbles is 1'
到此,關于“如何掌握函數式編程”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