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Python裝飾器怎么定義”,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Python裝飾器怎么定義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Python裝飾器怎么定義”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裝飾器(decorator)是一種高級Python語法。裝飾器可以對一個函數、方法或者類進行加工。在Python中,我們有多種方法對函數和類進行加工,比如在 Python閉包中,我們見到函數對象作為某一個函數的返回結果。相對于其它方式,裝飾器語法簡單,代碼可讀性高。因此,裝飾器在Python項目中有廣泛的應用。
裝飾器最早在Python 2.5中出現,它最初被用于加工函數和方法這樣的可調用對象(callable object,這樣的對象定義有__call__方法)。在Python 2.6以及之后的Python版本中,裝飾器被進一步用于加工類。
我們先定義兩個簡單的數學函數,一個用來計算平方和,一個用來計算平方差:
# get square sumdef square_sum(a, b): return a**2 + b**2# get square diffdef square_diff(a, b): return a**2 - b**2
print(square_sum(3, 4))print(square_diff(3, 4))
在擁有了基本的數學功能之后,我們可能想為函數增加其它的功能,比如打印輸入。我們可以改寫函數來實現這一點:
# modify: print input# get square sumdef square_sum(a, b): print("intput:", a, b) return a**2 + b**2# get square diffdef square_diff(a, b): print("input", a, b) return a**2 - b**2
print(square_sum(3, 4))print(square_diff(3, 4))
我們修改了函數的定義,為函數增加了功能。
現在,我們使用裝飾器來實現上述修改:
def decorator(F): def new_F(a, b): print("input", a, b) return F(a, b) return new_F# get square sum@decoratordef square_sum(a, b): return a**2 + b**2# get square diff@decoratordef square_diff(a, b): return a**2 - b**2print(square_sum(3, 4))print(square_diff(3, 4))
裝飾器可以用def的形式定義,如上面代碼中的decorator。裝飾器接收一個可調用對象作為輸入參數,并返回一個新的可調用對象。裝飾器新建了一個可調用對象,也就是上面的new_F。new_F中,我們增加了打印的功能,并通過調用F(a, b)來實現原有函數的功能。
定義好裝飾器后,我們就可以通過@語法使用了。在函數square_sum和square_diff定義之前調用@decorator,我們實際上將square_sum或square_diff傳遞給decorator,并將decorator返回的新的可調用對象賦給原來的函數名(square_sum或square_diff)。 所以,當我們調用square_sum(3, 4)的時候,就相當于:
square_sum = decorator(square_sum) square_sum(3, 4)
我們知道,Python中的變量名和對象是分離的。變量名可以指向任意一個對象。從本質上,裝飾器起到的就是這樣一個重新指向變量名的作用(name binding),讓同一個變量名指向一個新返回的可調用對象,從而達到修改可調用對象的目的。
與加工函數類似,我們可以使用裝飾器加工類的方法。
如果我們有其他的類似函數,我們可以繼續調用decorator來修飾函數,而不用重復修改函數或者增加新的封裝。這樣,我們就提高了程序的可重復利用性,并增加了程序的可讀性。
在上面的裝飾器調用中,比如@decorator,該裝飾器默認它后面的函數是唯一的參數。裝飾器的語法允許我們調用decorator時,提供其它參數,比如@decorator(a)。這樣,就為裝飾器的編寫和使用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 a new wrapper layerdef pre_str(pre=''): # old decorator def decorator(F): def new_F(a, b): print(pre + "input", a, b) return F(a, b) return new_F return decorator# get square sum@pre_str('^_^')def square_sum(a, b): return a**2 + b**2# get square diff@pre_str('T_T')def square_diff(a, b): return a**2 - b**2print(square_sum(3, 4))print(square_diff(3, 4))
上面的pre_str是允許參數的裝飾器。它實際上是對原有裝飾器的一個函數封裝,并返回一個裝飾器。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含有環境參量的 閉包。當我們使用@pre_str('^_^')調用的時候,Python能夠發現這一層的封裝,并把參數傳遞到裝飾器的環境中。該調用相當于:
square_sum = pre_str('^_^') (square_sum)
在上面的例子中,裝飾器接收一個函數,并返回一個函數,從而起到加工函數的效果。在Python 2.6以后,裝飾器被拓展到類。一個裝飾器可以接收一個類,并返回一個類,從而起到加工類的效果。
def decorator(aClass): class newClass: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total_display = 0 self.wrapped = aClass(age) def display(self): self.total_display += 1 print("total display", self.total_display) self.wrapped.display() return newClass @decoratorclass Bird: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age = age def display(self): print("My age is",self.age) eagleLord = Bird(5)for i in range(3): eagleLord.display()
在decorator中,我們返回了一個新類newClass。在新類中,我們記錄了原來類生成的對象(self.wrapped),并附加了新的屬性total_display,用于記錄調用display的次數。我們也同時更改了display方法。
通過修改,我們的Bird類可以顯示調用display的次數了。
到此,關于“Python裝飾器怎么定義”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