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瀏覽器中事件循環的示例分析,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所收獲,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探討吧!
瀏覽器的事件循環,前端再熟悉不過了,每天都會接觸的東西。但我以前一直都是死記硬背:事件任務隊列分為macrotask和microtask,瀏覽器先從macrotask取出一個任務執行,再執行microtask內的所有任務,接著又去macrotask取出一個任務執行...,這樣一直循環下去。但是對于下面的代碼,我一直懵逼,setTimeout屬于macrotask,按照上面的規則,setTimeout應該先被取出來執行啊,但是我卻被執行結果打臉了。
<script> setTimeout(() => { console.log(1) }, 0)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2) 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3) }) // 我曾經的預期是:2 1 3 // 實際輸出:2 3 1 </script>
經過再仔細看別人對任務隊列的介紹,才知道,同步執行的js代碼其實就算一個macrotask(準確說是每一個script標簽內的代碼都是一個macrotask),所以上面的規則中說的 先取出一個macrotask執行 是沒有問題的。
網上很多文章都是像上面這樣解釋的,我也一直認為這是HTML對事件循環的規范,我們記著就是。直到最近看了李銀城大佬的文章(見文末的參考鏈接),我才恍然大悟,之前看的文章都沒有明確地從瀏覽器的多線程模型這個角度分析,所以讓我們覺得瀏覽器的事件循環是基于上述的約定,但其實這是瀏覽器的多線程模型導致的結果。
macrotask本質上是瀏覽器多個線程之間通信的一個消息隊列
在chrome里,每個頁面都對應一個進程,該進程又有多個線程,比如js線程、渲染線程、io線程、網絡線程、定時器線程等,這些線程之間的通信,是通過向對方的任務隊列中添加一個任務(PostTask)來實現的。
瀏覽器的各種線程都是常駐線程,它們運行在一個for死循環里面,每個線程都有屬于自己的若干任務隊列,線程自己或者其它線程都可能通過PostTask向這些任務隊列添加任務,這些線程會不斷地從自己的任務隊列中取出任務執行,或者是處于睡眠狀態直到設定的時間或者是有人PostTask的時候把它們喚醒。
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瀏覽器的各個線程都在不停地從自己的任務隊列中取出任務,執行,再取出任務,再執行,這樣無限循環下去。
以下面的代碼為例:
<script> console.log(1)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 }, 1000) console.log(3) </script>
首先,script標簽中的代碼作為一個任務放入js線程的任務隊列,js線程被喚醒,然后取出該任務執行
首先執行console.log(1),然后執行setTimeout,向定時器線程添加一個任務,接著執行console.log(3),這時js線程的任務隊列為空,js線程進入休眠
大約1000ms后,定時器線程向js線程的任務隊列添加定時任務(定時器的回調),js線程又被喚醒,執行定時回調函數,最后執行console.log(2)。
可以看到,所謂的macrotask并不是瀏覽器定義了哪些任務是macrotask,瀏覽器各個線程只是忠實地循環自己的任務隊列,不停地執行其中的任務而已。
比起macrotask是瀏覽器的多線程模型造成的“假象”,microtask是確實存在的一個隊列,microtask是屬于當前線程的,而不是其他線程PostTask過來的任務,只是延遲執行了而已(準確地說是放到了當前執行的同步代碼之后執行),比如Promise.then、MutationObserver都屬于這種情況。
以下面的代碼為例:
<script> new Promise((resolve) => { resolve() console.log(1)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 },0) }).then(() => { console.log(3) }) // 輸出:1 3 2 </script>
首先,script標簽中的代碼作為一個任務放入js線程的任務隊列,js線程被喚醒,然后取出該任務執行
然后執行new Promise以及Promise中的resolve,resolve后,promise的then的回調函數會作為需要延遲執行的任務,放到當前執行的所有同步代碼之后
接著執行setTimeout,向定時器線程添加一個任務
此時同步代碼執行完畢,接著執行被延遲執行的任務,也就是promise的then的回調函數,即執行console.log(3)
最后,js線程的任務隊列為空,js線程進入休眠,大約1000ms后,定時器線程向js線程的任務隊列添加定時任務(定時器的回調),js線程又被喚醒,執行定時回調函數,即console.log(2)。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文章開頭提到的規則:瀏覽器先從macrotask取出一個任務執行,再執行microtask內的所有任務,接著又去macrotask取出一個任務執行...,并沒有說錯,但這只是瀏覽器執行機制造成的現象,而不是說瀏覽器按照這樣的規則去執行的代碼。
這篇文章中的所有干貨都來自李銀成大佬的文章,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簡化描述,方便大家理解,也加深自己的印象。
最后,看了這篇文章,大家能夠基于瀏覽器的運行機制,分析出下面代碼的執行結果了嗎(ps:不要用死記硬背的規則去分析喲)
console.log('start') const interval = setInterval(() => { console.log('setInterval') }, 0) setTimeout(() => { console.log('setTimeout 1')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promise 3') }) .then(() => { console.log('promise 4') }) .then(() =>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setTimeout 2')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promise 5') }) .then(() => { console.log('promise 6') }) .then(() => { clearInterval(interval) }) }, 0) }) }, 0)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promise 1') }) .then(() => { console.log('promise 2') }) // 執行結果 /* start promise 1 promise 2 setInterval setTimeout 1 promise 3 promise 4 setInterval setTimeout 2 promise 5 promise 6 */
看完了這篇文章,相信你對瀏覽器中事件循環的示例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各位的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