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SpringMVC核心流程圖
簡單總結
首先請求進入DispatcherServlet 由DispatcherServlet 從HandlerMappings中提取對應的Handler
此時只是獲取到了對應的Handle,然后得去尋找對應的適配器,即:HandlerAdapter
拿到對應HandlerAdapter時,這時候開始調用對應的Handler處理業務邏輯了(這時候實際上已經執行完了我們的Controller) 執行完成之后返回一個ModeAndView
這時候交給我們的ViewResolver通過視圖名稱查找出對應的視圖然后返回
最后,渲染視圖 返回渲染后的視圖 -->響應請求
SpringMVC 源碼解析
首先我們查看繼承關系(關鍵查看藍色箭頭路線) 會發現DispatcherServlet無非就是一個HttpServlet
由此,我們可以去查看Servlet的關鍵方法:service,doGet,doPost
service@Override
br/>@Overrid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HttpMethod httpMethod = HttpMethod.resolve(request.getMethod());
if (httpMethod == HttpMethod.PATCH || httpMethod == null) {
proce***equest(request, response);
}
else {
super.service(request, respons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oGet
@Override
b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oGet
@Overrid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ce***equest(request, response);}
1
2
3
4
5
doPost
@Override
br/>}
1
2
3
4
5
doPost
@Overrid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ce***equest(request, response);
}
1
2
3
4
5
這里會發現無論是哪個方法最后都調用了proce***equest(request, response);我們把焦點放在這個方法上,會發現一個核心的方法:doService(request, response);然后會發現這個方法有點不一樣: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do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throws Exception;
它居然是一個抽象方法…這就得回到剛剛的繼承關系中,找到他的子類了:DispatcherServlet
反正我看到這個方法的實現的時候,腦海里就浮現出4個字:花 里 胡 哨 。代碼太多,就不放在筆記里面了,太占地方了…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你看完之后會發現關鍵在于:doDispatch(request, response);是的,沒看錯,這一行才是關鍵!
我們把視角切入這個方法 (至于代碼…還是不放進來了… ) 總結一下:
把要用的變量都定義好:比如我們的ModelAndView以及異常…等等;
下面即將看到的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噢不,關鍵詞)
processedRequest = checkMultipart(request);
“Multipart” 這個關鍵詞好像在哪見過??…讓我想想…(漸漸步入了知識盲區) 哦對!在文件上傳的時候!(勉強想起來了。。) 是的,其實這行代碼就是判斷當前請求是否是一個二進制請求(有沒有帶文件) 當然 這里只是提一下,并不是本文的核心內容。。。(有時間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好的,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來看看這個方法:
mappedHandler = getHandler(processedRequest);
看過我們上面流程圖的同學應該會知道他現在在干嘛。 現在來獲取我們的Handler了…從哪獲取呢? 從他的HandlerMapping里面獲取。
問題1:至于這個HandlerMappings 哪里來的呢
這個等下討論 我們先來看看他獲取的代碼:
protected HandlerExecutionChain getHandler(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throws Exception {
if (this.handlerMappings != null) {
for (HandlerMapping hm : this.handlerMappings) {
if (logger.isTraceEnabled()) {
logger.trace(
"Testing handler map [" + hm + "] in DispatcherServlet with name '" + getServletName() + "'");
}
HandlerExecutionChain handler = hm.getHandler(request);
if (handler != null) {
return handler;
}
}
}
return nul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我們能看見他是在遍歷一個handlerMappings
問題2:至于這個handlerMapping是什么呢
是兩個我們不認識的東西,至于是什么,現在說了也不知道,我們繼續往下走,可以看見圖片上1188行代碼, 他從這個mapping 里面獲取了一個handler 如果獲取到了 這個方法就走完了, 不然就下一次循環
問題1解釋:
我們先回到剛剛那個問題,這個HandlerMapping 哪里來的呢。 不多說,上圖:
我們在源碼包的DispatcherServlet.properties文件下會看見, 他定義了圖片里的這些屬性。 重點放在方框內,第一個屬性,就是我們剛看見的HandlerMappings, 也就是說 HandlerMappings也就是他自己事先定義好的呢。至于第二個屬性,咱們待會兒見~
也就是說SpringMVC自己自帶了2個HandlerMapping 來供我們選擇 至于 為什么要有2個呢? 這時候得啟動項目從斷點的角度來看看了;
我們用2種方式來注冊Controller 分別是:
作為Bean的形式:@Component("/test")
br/>@Component("/test")
br/>@Override
System.out.println("1");
return null;}
}
1
2
3
4
5
6
7
8
以Annotation形式:
@Controller
br/>}
}
1
2
3
4
5
6
7
8
以Annotation形式:
@Controller
br/>@RequestMapping("/test2")
System.out.println("test");
return null;
}
}
1
2
3
4
5
6
7
8
我們先用Bean的方式來跑:
視角走到我們的mappedHandler = getHandler(processedRequest);里面
問題2解釋:
來,跟著箭頭走,我們發現 我們以Bean的形式注冊的Controller 可以從這個BeanNameUrlHandlerMapping里面獲取到對應的Handler ; 這里 我們是不是對于這個HandlerMapping有了懵懂的了解了?
猜想1:
我們來猜一下 如果是以Annotation的形式注冊的Controller的話 就會被第二個HandlerMapping獲取到。 至于對不對 這個問題我們先留著。
我們先讓代碼繼續走,會發現 Handler返回出來緊接著會執行下面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我們從流程圖中可以了解到,就是在找一個適配器。
HandlerAdapter ha = getHandlerAdapter(mappedHandler.getHandler());
問題3:何為適配器?
我們先來看看他這個方法里面干了啥:
protected HandlerAdapter getHandlerAdapter(Object handler)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if (this.handlerAdapters != null) {
for (HandlerAdapter ha : this.handlerAdapters) {
if (logger.isTraceEnabled()) {
logger.trace("Testing handler adapter [" + ha + "]");
}
if (ha.supports(handler)) {
return ha;
}
}
}
throw new ServletException("No adapter for handler [" + handler +
"]: The DispatcherServlet configuration needs to include a HandlerAdapter that supports this handle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其實能看見他是從一個handlerAdapters屬性里面遍歷了我們的適配器 這個handlerAdapters哪來的呢? 跟我們的HandlerMappings一樣 在他的配置文件里面有寫,就是我們剛剛所說的 待會兒見的那個東西~ 不多說,上圖:
問題3解釋:
至于什么是適配器,我們結合Handler來講, 就如我們在最開始的總結時所說的, 一開始只是找到了Handler 現在要執行了,但是有個問題,Handler不止一個, 自然而然對應的執行方式就不同了, 這時候適配器的概念就出來了:對應不同的Handler的執行方案。
當找到合適的適配器的時候, 基本上就已經收尾了,因為后面在做了一些判斷之后(判斷請求類型之類的),就開始執行了你的Handler了,上代碼:
mv = ha.handle(processedRequest, response, mappedHandler.getHandler());
這個mv就是我們的ModlAndView 其實執行完這一行 我們的Controller的邏輯已經執行完了, 剩下的就是尋找視圖 渲染圖的事情了…
我們這里只是使用了Bean的形式執行了一遍流程 假設使用Annotation呢?
SpringMVC BeanName方式和Annotation方式注冊Controller源碼分析
現在我們來使用Annotation來注冊Controller看看。我們這里只看不同的地方。
猜想1證明:
首先在這個HandlerMappings這里之前的那個就不行了 這里采用了另外一個HandlerMapping 其實也就證明了我們的猜想1
然后就是到了我們的適配器了:
這里我們會看到用的是這個適配器 而我們的Bean方式注冊的Controller 的話 使用的是另外兩個適配器來的,至于有什么區別呢? 我們來看看他執行的時候:
@Override@Nullable
br/>@Nullable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handleInternal(request, response, (HandlerMethod) handler);
}
1
2
3
4
5
6
我們的Annotation的形式 是拿到這個handler作為一個HandlerMethod 也就是一個方法對象來執行 這時候我們看看Bean是什么樣子的:
@Override@Nullable
br/>@Nullable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Controller) 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response);
}
1
2
3
4
5
6
由最開始可以看到 我們如果以Bean的形式注冊Controller的話 我們的實現一個Controller的接口 在這里 他把我們的handler強制轉換為一個Controller來執行了。
總結
其實我們的SpringMVC關鍵的概念就在于Handler(處理器) 和Adapter(適配器)
通過一個關鍵的HandlerMappings 找到合適處理你的Controller的Handler 然后再通過HandlerAdapters找到一個合適的HandlerAdapter 來執行Handler即Controller里面的邏輯。 最后再返回ModlAndView…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想要繼續了解spring的同學可以關注我的公種號【Java架構君】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