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本篇內容主要講解“MySQL中的ibdata1怎么使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學習“MySQL中的ibdata1怎么使用”吧!
系統表空間是InnoDB數據字典、雙寫緩沖區、更改緩沖區和撤消日志的存儲區域 。
如果表是在系統表空間中創建的,而不是在每個表文件或通用表空間中創建,則它還可能包含表和索引數據。
系統表空間可以有一個或多個數據文件。默認情況下,ibdata1會在數據目錄中創建一個名為 的系統表空間數據文件 。系統表空間數據文件的大小和數量由innodb_data_file_path啟動選項定義。
ibdata1即Innodb data1的縮寫,是innodb引擎的表空間,用于存放以下內容:
數據字典Data dictionary:只讀的表,存儲對象的相關信息,如占用空間,列的缺省值,約束信息,用戶名,權限,審計信息等;
雙寫緩沖區 Double write buffer:Innodb寫入數據默認是16k/pages為一個單位寫入,而磁盤是4k/page一個單位,為了防止寫入一半,斷電無法恢復數據的情況發生,引入了double writer buffer機制;double write buffer是一段連續空間,大小2M(128 page),數據寫入的時候先寫到doublewrite空間,然后再寫入到磁盤,如果發生寫入了一個page一半的時候斷電,恢復后會自動從doublewrite中恢復;
插入緩沖區INSERT BUFFER:針對輔助索引(非unique),插入數據的時候,先將插入的數據在buffer中根據輔助索引葉子節點的Page_no排序,而后按照Page_no分批次插入,提高性能;
回滾日志rollback segment: 用于存儲未提交事物,便于用戶rollback,當commit后,數據即被標記無效;
undo空間 用于存放undo 日志的;用于記錄事物變更前的狀態,如果未commit,其他session可以查看到變更前狀態
如果innodb_file_per_table=0,則Innodb的數據和索引也存儲在ibdata中; (如果為1,則存儲在表名相同的ibd和frm文件中); 如果表數據存儲在ibdata中的話,那么刪除表是不會釋放空間;
mysql 默認配置使用 innodb 引擎 innodb_file_per_table 默認是關閉的 , 因此表空間默認建立在 ibdata1 上
1 、默認情況下 ibdata 存放 InnoDB 表( InnoDB 數據字典)元數據、 undo logs 、 the change buffer, and the doublewrite buffer
2 、如果 innodb_file_per_table=0( 默認 =1) ,則 ibdata 也存放 InnoDB 表的實際數據,也就是 InnoDB 表建立后,不會再有單獨的 tablename.ibd 文件 , 如果是 innodb_file_per_table=1, 存放 在新的表的 ibd 文件當中
3 、 雖 然 InnoDB 表 元 數 據 通 過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來 讀 取 , 但 是 實 際 上 information_schema 是一個虛擬數據庫,并不物理存在,這些數據真正存放的地方就是 ibdata redo 是寫在 ib_logfile 中的 , 不寫在 ibdata 中。
數據庫中運行有長事務,記錄了大量的UNDO信息,從而導致了ibdata1持續增長。
可以通過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來查看。
mysql中并未提供如何查看ibdata1中的存儲內容信息。可以使用工具 innochecksum 來看。
MySQL使用InnoDB引擎的時候,ibdata1這個文件會隨著時間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大,占據大量的磁盤空間。
那么,ibdata1里保存了哪些東西,為什么會變得越來越大呢,讓我們開看看ibdata1的構造。
ibdata1是InnoDB的共有表空間,默認情況下會把表空間存放在一個文件ibdata1中,會造成這個文件越來越大。
發現問題所在之后,解決方法就是,使用獨享表空間,將表空間分別單獨存放。MySQL開啟獨享表空間的參數是Innodb_file_per_table,會為每個Innodb表創建一個.ibd的文件。
操作步驟
下面講一下具體的操作。
1) 導出數據庫中所有數據
# mysqldump -u root -p --all-database > /tmp/all-database.dump
2) 刪除數據庫中數據
# mysql -u root -p mysql> drop database dbname;
3) 停止MySQL
# /etc/init.d/mysqld stop
4) 刪除ibdata1文件(移動到/tmp下)
# mv /var/lib/mysql/ibdata1 /tmp # mv /var/lib/mysql/ib_logfile0 /tmp # mv /var/lib/mysql/ib_logfile1 /tmp
5) my.cnf設定
# vi /etc/my.cnf 開啟獨享表空間,并指定ibdata1大小為1G,ibdata2大小200M,自動擴張。 innodb_data_home_dir = /var/lib/mysql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ibdata2:200M:autoextend innodb_file_per_table
6) 啟動MySQL
# /etc/init.d/mysqld start
7) 導入數據
# mysql -u root -p < /tmp/all-database.dump
8) 確認
后記
開啟獨享表空間后,并不是說就不需要ibdata1了,因為在ibdata1中還保存著下面這些數據。
InnoDB表的元數據
Buffer
UNDO日志
到此,相信大家對“MySQL中的ibdata1怎么使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這里是億速云網站,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進入相關頻道進行查詢,關注我們,繼續學習!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