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之前小編介紹了謹慎使用“數據驅動”的風控模型,需要“高質量的數據 + 審慎嚴謹的決策模型 + 實時全面的監控分析”動態閉環。動態閉環能夠“動態”起來,需要最后一個步驟“監控”把關,全面、細致的分析、評估決策效果,使決策體系不斷進化。
做好監控是“謹慎”原則至關重要的舉措,需同時兼顧宏觀與微觀,并實現數據可視化。宏觀上,定義好業務指標,能做到洞察業務趨勢,預測整體盈利能力,區分不同風控決策的風險資產收益率(收益去除壞賬/該決策下的到期資產總量);微觀上,能看到業務指標在時間或空間上的延伸、分布,實現在不同維度下的透視、下鉆分析,發現業務異常、潛在風險或漏洞,總結新的規律。監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公司的風控能力不斷強化,幫助管理層做出明智、及時的戰略決策。
監控的首要目標是選擇合適的業務指標,單純從風控角度考量的話,逾期率、催回率、通過率、風險資產收益率等指標更受關注。但如果作為一個CRO的話,其他指標也需要關注,例如業務量(包括注冊、申請、放款、復貸等各個層面,異常的業務量往往更值得從風控層面關注),系統運行指標(系統運行不正常不僅是技術團隊需要修復的,CRO需要對系統非正常運行造成的潛在風險了如執掌),數據質量指標(數據質量決定了風控模型的準確度與可信度),等等。
不同層級、不同部門業務人員的關注點會有不同,因此業務指標需要支持不同的“顆粒度”。以“通過率”為例,CRO會花一些精力關注每個產品從申請到放款的轉化率,而風控策略經理需要對每個風控子決策、規則的正常通過率范圍都了如指掌,任何出現的異常波動都可能是風險隱患。要實現業務指標在不同層級的“下鉆”,得先做好一件事情:統一指標的標準化定義,口徑、計算方式,建立變更機制,運用數據質量管理工具管好、監控好,并嚴格按照標準定義落地(數據倉庫、BI應用、ETL等),避免管理者的錯誤或不一致的認知導致錯誤的決策。
數據可視化則是管理層所需的另外一項“數據驅動”的管理工具,可視化做的好,能幫管理層從紛繁復雜的業務數據中提煉出最有用的信息,更快速、精準的發現業務問題。結合風控場景,這里舉例介紹一些可視化的做法:
趨勢分析:關注業務量、逾期率(1日、7日、30日、90日等)、通過率、毛利率等指標的短期與長期趨勢,評估風控決策的效能,洞悉潛在風險,掌控公司盈利能力。
漏斗分析:風控審批的各個組合,每個步驟、甚至每個規則都應該放進漏斗進行分析、監控,觀察每個決策、步驟、規則的通過率的波動性,以及各決策之間的比較,發現可能的問題。
比對分析:選取一個維度(如時間、年齡、地域、用戶評分等),比對某個指標(如逾期率)在該維度上的差異。
最后再回顧、總結一下三篇的內容:做到“謹慎”使用“數據驅動”的風控模型絕非一日之功,需要管好、用好“數據”,謹慎、靈活“決策”,全面、精細“監控”。在此過程中,除了需要有先進的理念外,運用先進的管理工具實現自動化,更可以極大提升運營效率,少走不少彎路,一些成熟的軟件包括統一數據管理平臺、數據質量管理工具、數據倉庫、智能決策引擎、BI應用(管理駕駛艙)等。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