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本篇內容介紹了“Node中的文件模塊和核心模塊是什么”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能夠學有所成!
什么是文件模塊呢?
在 Node 中,使用 .、.. 或 /
開頭的模塊標識符(也就是使用相對路徑或絕對路徑)來 require 的模塊,都會被當作文件模塊。另外,還有一類特殊的模塊,雖然不含有相對路徑或絕對路徑,也不是核心模塊,但是會指向一個包,Node 在定位這類模塊時,會用 模塊路徑
逐個查找該模塊,這類模塊被稱為自定義模塊。
因此,文件模塊包含兩類,一類是帶路徑的普通文件模塊,一類是不帶路徑的自定義模塊。
文件模塊在運行時動態加載,需要完整的文件定位、編譯執行過程,速度比核心模塊慢。
對于文件定位而言,Node 對這兩類文件模塊的處理有所不同。我們來具體看看這兩類文件模塊的查找流程。
對于普通的文件模塊,由于攜帶路徑,指向非常明確,查找耗時不會很久,因此查找效率比下文要介紹的自定義模塊要高一些。不過還是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通常情況下,使用 require 引入文件模塊時一般都不會指定文件擴展名,比如:
const math = require("math");
由于沒有指定擴展名,Node 還不能確定最終的文件。在這種情況下,Node 會按 .js、.json、.node
的順序補足擴展名,依次嘗試,這個過程被稱為 文件擴展名分析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開發中,除了 require 一個具體的文件外,我們通常還會指定一個目錄,比如:
const axios = require("../network");
在這種情況下,Node 會先進行文件擴展名分析,如果沒有查找到對應文件,但是得到了一個目錄,此時 Node 會將該目錄當作一個包來處理。
具體而言,Node 會將目錄中的 package.json
的 main
字段所指向的文件作為查找結果返回。如果 main 所指向的文件錯誤,或者壓根不存在 package.json
文件,Node 會使用 index
作為默認文件名,然后依次使用 .js
、.node
進行擴展名分析,逐個查找目標文件,如果沒有找到的話就會拋出錯誤。
(當然,由于 Node 存在兩類模塊系統 CJS 和 ESM,除了查找 main 字段外,Node 還會采用其他方式,由于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就不再贅述了。)
剛才提到,Node 在查找自定義模塊的過程中,會使用到模塊路徑,那什么是模塊路徑呢?
熟悉模塊解析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模塊路徑是一個由路徑組成的數組,具體的值可以看以下這個示例:
// example.js console.log(module.paths);
打印結果:
可以看到,Node 中的模塊存在一個模塊路徑數組,存放在 module.paths
中,用于規定 Node 如何查找當前模塊引用的自定義模塊。
具體來講,Node 會遍歷模塊路徑數組,逐個嘗試其中的路徑,查找該路徑對應的 node_modules
目錄中是否有指定的自定義模塊,如果沒有就向上逐級遞歸,一直到根目錄下的 node_modules
目錄,直到找到目標模塊為止,如果找不到的話就會拋出錯誤。
可以看出,逐級向上遞歸查找 node_modules
目錄是 Node 查找自定義模塊的策略,而模塊路徑便是這個策略的具體實現。
同時我們也得出一個結論,在查找自定義模塊時,層級越深,相應的查找耗時就會越多。因此相比于核心模塊和普通的文件模塊,自定義模塊的加載速度是最慢的。
當然,根據模塊路徑查找到的僅僅是一個目錄,并不是一個具體的文件,在查找到目錄后,同樣地,Node 會根據上文所描述的包處理流程進行查找,具體過程不再贅述了。
以上是普通文件模塊和自定義模塊的文件定位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細節,接下來我們來看者兩類模塊是如何編譯執行的。
當定位到 require 所指向的文件后,通常模塊標識符都不帶有擴展名,根據上文提到的文件擴展名分析我們可以知道,Node 支持三種擴展名文件的編譯執行:
JavaScript 文件。通過 fs
模塊同步讀取文件后編譯執行。除了 .node
和 .json
文件,其他文件都會被當作 .js
文件載入。
.node
文件,這是用 C/C++ 編寫后編譯生成的擴展文件,Node 通過 process.dlopen()
方法加載該文件。
json 文件,通過 fs
模塊同步讀取文件后,使用 JSON.parse()
解析并返回結果。
在對文件模塊進行編譯執行之前,Node 會使用如下所示的模塊封裝器對其進行包裝:
(function(exports, require, module, __filename, __dirname) { // 模塊代碼 });
可以看到,通過模塊封裝器,Node 將模塊包裝進函數作用域中,與其他作用域隔離,避免變量的命名沖突、污染全局作用域等問題,同時,通過傳入 exports、require 參數,使該模塊具備應有的導入與導出能力。這便是 Node 對模塊的實現。
了解了模塊封裝器后,我們先來看 json 文件的編譯執行流程。
json 文件的編譯執行是最簡單的。在通過 fs
模塊同步讀取 JSON 文件的內容后,Node 會使用 JSON.parse() 解析出 JavaScript 對象,然后將它賦給該模塊的 exports 對象,最后再返回給引用它的模塊,過程十分簡單粗暴。
在使用模塊包裝器對 JavaScript 文件進行包裝后,包裝之后的代碼會通過 vm
模塊的 runInThisContext()
(類似 eval) 方法執行,返回一個 function 對象。
然后,將該 JavaScript 模塊的 exports、require、module 等參數傳遞給這個 function 執行,執行之后,模塊的 exports 屬性被返回給調用方,這就是 JavaScript 文件的編譯執行過程。
在講解 C/C++ 擴展模塊的編譯執行之前,先介紹一下什么是 C/C++ 擴展模塊。
C/C++ 擴展模塊屬于文件模塊中的一類,顧名思義,這類模塊由 C/C++ 編寫,與 JavaScript 模塊的區別在于其加載之后不需要編譯,直接執行之后就可以被外部調用了,因此其加載速度比 JavaScript 模塊略快。相比于用 JS 編寫的文件模塊,C/C++ 擴展模塊明顯更具有性能上的優勢。對于 Node 核心模塊中無法覆蓋的功能或者有特定的性能需求,用戶可以編寫 C/C++ 擴展模塊來達到目的。
那 .node
文件又是什么呢,它跟 C/C++ 擴展模塊有什么關系?
事實上,編寫好之后的 C/C++ 擴展模塊經過編譯之后就生成了 .node
文件。也就是說,作為模塊的使用者,我們并不直接引入 C/C++ 擴展模塊的源代碼,而是引入 C/C++ 擴展模塊經過編譯之后的二進制文件。因此,.node
文件并不需要編譯,Node 在查找到 .node
文件后,只需加載和執行該文件即可。在執行的過程中,模塊的 exports 對象被填充,然后返回給調用者。
值得注意的是,C/C++ 擴展模塊編譯生成的 .node
文件在不同平臺下有不同的形式:在 *nix
系統下C/C++ 擴展模塊被 g++/gcc 等編譯器編譯為動態鏈接共享對象文件,擴展名為 .so
;在 Windows
下則被 Visual C++ 編譯器編譯為動態鏈接庫文件,擴展名為 .dll
。但是在我們實際使用時使用的擴展名卻是 .node
,事實上 .node
的擴展名只是為了看起來更自然一點,實際上,在 Windows
下它是一個 .dll
文件,在 *nix
下則是一個 .so
文件。
Node 在查找到要 require 的 .node
文件之后,會調用 process.dlopen()
方法對該文件進行加載和執行。由于 .node
文件在不同平臺下是不同的文件形式,為了實現跨平臺,dlopen()
方法在 Windows
和 *nix
平臺下分別有不同的實現,然后通過 libuv
兼容層進行封裝。下圖是 C/C++ 擴展模塊在不同平臺下編譯和加載的過程:
核心模塊在 Node 源代碼的編譯過程中,就編譯進了二進制執行文件。在 Node 進程啟動時,部分核心模塊就被直接加載進內存中,所以這部分核心模塊引入時,文件定位和編譯執行這兩個步驟可以省略掉,并且在路徑分析中會比文件模塊優先判斷,所以它的加載速度是最快的。
核心模塊其實分為 C/C++ 編寫的和 JavaScript 編寫的兩部分,其中 C/C++ 文件存放在 Node 項目的 src 目錄下,JavaScript 文件存放在 lib 目錄下。顯然,這兩部分模塊的編譯執行流程都有所不同。
對于 JavaScript 核心模塊的編譯,在 Node 源代碼的編譯過程中,Node 會采用 V8 附帶的 js2c.py 工具,將所有內置的 JavaScript 代碼,包括 JavaScript 核心模塊,轉換為 C++ 里的數組,JavaScript 代碼就這樣以字符串的形式存儲在 node 命名空間中。在啟動 Node 進程時,JavaScript 代碼就會直接加載進內存。
當引入 JavaScript 核心模塊時,Node 會調用 process.binding()
通過模塊標識符分析定位到其在內存中的位置,將其取出。在取出后,JavaScript 核心模塊同樣會經歷模塊包裝器的包裝,然后被執行,導出 exports 對象,返回給調用者。
在核心模塊中,有些模塊全部由 C/C++ 編寫,有些模塊則由 C/C++ 完成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則由 JavaScript 實現包裝或向外導出,以滿足性能需求,像 buffer
、fs
、os
等模塊都是部分通過 C/C++ 編寫的。這種 C++ 模塊主內完成核心,JavaScript 模塊主外實現封裝的模式是 Node 提高性能的常見方式。
核心模塊中由純 C/C++ 編寫的部分稱為內建模塊,如 node_fs
、node_os
等,它們通常不被用戶直接調用,而是被 JavaScript 核心模塊直接依賴。因此,在 Node 的核心模塊的引入過程中,存在這樣一條引用鏈:
那 JavaScript 核心模塊是如何加載內建模塊的呢?
還記得 process.binding()
方法嗎,Node 通過調用該方法實現將 JavaScript 核心模塊從內存中取出。該方法同樣適用于 JavaScript 核心模塊,來協助加載內建模塊。
具體到該方法的實現,加載內建模塊時,首先創建一個 exports 空對象,然后調用 get_builtin_module()
方法取出內建模塊對象,通過執行 register_func()
填充 exports 對象,最后返回給調用方完成導出。這就是內建模塊的加載和執行過程。
通過以上分析,對于引入核心模塊這樣一條引用鏈,以 os 模塊為例,大致的流程如下:
總結來說,引入 os 模塊的過程經歷 JavaScript 文件模塊的引入、JavaScript 核心模塊的加載和執行和內建模塊的加載執行,過程十分繁瑣復雜,但是對于模塊的調用者來說,由于屏蔽了底層的復雜實現和細節,僅僅通過 require() 就可完成整個模塊的導入,十分簡潔。友好。
undefined
“Node中的文件模塊和核心模塊是什么”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