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中怎么重寫及應用hashCode的相關知識,內容詳細易懂,操作簡單快捷,具有一定借鑒價值,相信大家閱讀完這篇Java中怎么重寫及應用hashCode文章都會有所收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先回顧一下 Object的equals方法 實現,并簡單匯總一下使用equals
方法的規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通過上面Object
的源代碼,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一個類未重寫equals
方法,那么本質上通過“==”和equals
方法比較的效果是一樣的,都是比較兩個對象的的內存地址。
前面兩篇文章講到String
和Integer
在比較時的區別,關鍵點也是它們對equals
方法的實現。
面試時總結一下就是:默認情況下,從Object
類繼承的equals
方法與“==”完全等價,比較的都是對象的內存地址。但我們可以重寫equals
方法,使其按照需要進行比較,如String
類重寫了equals
方法,比較的是字符的序列,而不再是內存地址。
那么equals
方法與hashCode
方法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來看Object上equals
方法的一段注釋。
Note that it is generally necessary to override the hashCode method whenever this method is overridden, so as to maintain the general contract for the hashCode method, which states that equal objects must have equal hash codes.
大致意思是:當重寫equals
方法后有必要將hashCode
方法也重寫,這樣做才能保證不違背hashCode
方法中“相同對象必須有相同哈希值”的約定。
此處只是提醒了我們重寫hashCode
方法的必要性,那其中提到的hashCode
方法設計約定又是什么呢?相關的內容定義在hashCode
方法的注解部分。
關于hashCode
方法的約定原文比較多,大家直接看源碼即可看到,這里匯總一下,共三條:
(1)如果對象在使用equals
方法中進行比較的參數沒有修改,那么多次調用一個對象的hashCode()
方法返回的哈希值應該是相同的。
(2)如果兩個對象通過equals
方法比較是相等的,那么要求這兩個對象的hashCode
方法返回的值也應該是相等的。
(3)如果兩個對象通過equals
方法比較是不同的,那么也不要求這兩個對象的hashCode
方法返回的值是不相同的。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對于不同對象產生不同的哈希值對于哈希表(HashMap等)能夠提高性能。
其實,看到這里我們了解了hashCode
的實現規約,但還是不清楚為什么實現equals
方法需要重寫hashCode
方法。但我們可以得出一條規律:hashCode
方法實際上必須要完成的一件事情就是,為equals
方法認定為相同的對象返回相同的哈希值。
其實在上面規約中提到了哈希表,這也正是hashCode
方法運用的場景之一,也是我們為什么要重寫的核心。
如果了解HashMap
的數據結構,就會知道它用到“鍵對象”的哈希碼,當我們調用put
方法或者get
方法對Map
容器進行操作時,都是根據鍵對象的哈希碼來計算存儲位置的。如果我們對哈希碼的獲取沒有相關保證,就可能會得不到預期的結果。
而對象的哈希碼的獲取正是通過hashCode
方法獲取的。如果自定義的類中沒有實現該方法,則會采用Object
中的hashCode()
方法。
在Object
中該方法是一個本地方法,會返回一個int
類型的哈希值。可以通過將對象的內部地址轉換為整數來實現的,但是Java
中沒有強制要求通過該方式實現。
具體實現網絡上有不同的說法,有說通過內置地址轉換得來,也有說“OpenJDK8默認hashCode
的計算方法是通過和當前線程有關的一個隨機數+三個確定值,運用Marsaglia's xorshift scheme
隨機數算法得到的一個隨機數”獲得。
無論默認實現是怎樣的,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滿足equals
方法相同,同時hashCode
結果也相同的條件。比如下面的示例重寫與否差距很大。
public void test1() { String s = "ok";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s); System.out.println(s.hashCode() + " " + sb.hashCode()); String t = new String("ok"); StringBuilder tb = new StringBuilder(s); System.out.println(t.hashCode() + " " + tb.hashCode()); }
上面這段代碼打印的結果為:
3548 1833638914 3548 1620303253
String
實現了hashCode
方法,而StringBuilder
并沒有實現,這就導致即使值是一樣的,hashCode
也不同。
上個示例中問題還不太明顯,下面我們以HashMap
為例,看看如果沒有實現hashCode
方法會導致什么嚴重的后果。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String hello = "hello"; Map<String, String> map1 = new HashMap<>(); String s1 = new String("key"); String s2 = new String("key"); map1.put(s1, hello);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s1.equals(s2)); System.out.println("map1.get(s1):" + map1.get(s1)); System.out.println("map1.get(s2):" + map1.get(s2)); Map<Key, String> map2 = new HashMap<>(); Key k1 = new Key("A"); Key k2 = new Key("A"); map2.put(k1, hello); System.out.println("k1.equals(k2):" + s1.equals(s2)); System.out.println("map2.get(k1):" + map2.get(k1)); System.out.println("map2.get(k2):" + map2.get(k2)); } class Key { private String k; public Key(String key) { this.k = key;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obj instanceof Key) { Key key = (Key) obj; return k.equals(key.k); } return false; } }
實例中定義了內部類Key
,其中實現了equals
方法,但未實現hashCode
方法。存放于Map
中的value
值都是字符串“hello”。
代碼分兩段,第一段演示當Map
的key
通過實現了hashCode
的String
時是什么效果;第二段演示了當Map
的key
通過未實現hashCode
方法的Key
對象時是什么效果。
執行上述代碼,打印結果如下:
s1.equals(s2):true map1.get(s1):hello map1.get(s2):hello k1.equals(k2):true map2.get(k1):hello map2.get(k2):null
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對于String
作為key
的 s1 和 s2 來說,通過equals
比較相等是自然的,獲得的值也是相同的。但 k1 和 k2 通過equals
比較是相等,但為什么在Map
中獲得的結果卻不一樣?本質上就是因為沒有重寫hashCode
方法導致Map
在存儲和獲取過程中調用hashCode
方法獲得的值不一致。
此時在Key
類中添加hashCode
方法: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return k.hashCode(); }
再次執行,便可正常獲得對應的值。
s1.equals(s2):true map1.get(s1):hello map1.get(s2):hello k1.equals(k2):true map2.get(k1):hello map2.get(k2):hello
通過上面的典型實例演示了不重寫hashCode
方法的潛在后果。簡單看一下HashMap
中的put
方法。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 通過哈希值來查找底層數組位于該位置的元素p,如果p不為null,則使用新的鍵值對來覆蓋舊的鍵值對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Node<K,V> e; K k; // (二者哈希值相等)且(二者地址值相等或調用equals認定相等)。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 如果底層數組中存在傳入的Key,那么使用新傳入的覆蓋掉查到的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在上述方法中,put
方法在拿到key
的第一步就對key
對象調用了hashCode
方法。暫且不看后面的代碼,如果沒有重寫hashCode
方法,就無法確保key
的hash
值一致,后續操作就是兩個key
的操作了。
了解了重寫hashCode
方法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對應的規約,那么下面我們就聊聊如何優雅的重寫hashCode
方法。
首先,如果使用IDEA
的話,那么直接使用快捷鍵即可。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 return true; }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 return false; } Key key = (Key) o; return Objects.equals(k, key.k);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k); }
根據需要可對生成的方法內部實現進行修改。在上面的實例中用到了java.util.Objects
類,它的hash
方法的優點是如果參數為nul
l,就只返回 0 ,否則返回對象參數調用的hashCode
的結果。Objects.hash
方法源碼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hash(Object... values) { return Arrays.hashCode(values); }
其中Arrays.hashCode
方法源碼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hashCode(Object a[]) { if (a == null) return 0; int result = 1; for (Object element : a) result = 31 * result + (element == null ? 0 : element.hashCode()); return result; }
當然此處只有一個參數,也可以直接使用Objects
類hashCode
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hashCode(Object o) { return o != null ? o.hashCode() : 0; }
如果是多個屬性都參與hash
值的情況建議可使用第一個方法。只不過需要注意,在類結構(成員變量)變動時,同步增減方法里面的參數值。
關于“Java中怎么重寫及應用hashCode”這篇文章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感謝各位的閱讀!相信大家對“Java中怎么重寫及應用hashCode”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如果還想學習更多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