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MyBatis面試題有哪些,文中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定要看完!
MyBatis 是一款優秀的持久層框架,一個半 ORM(對象關系映射)框架,它支持定制化 SQL、存儲過程以及高級映射。MyBatis 避免了幾乎所有的 JDBC 代碼和手動設置參數以及獲取結果集。MyBatis 可以使用簡單的 XML 或注解來配置和映射原生類型、接口和 Java 的 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老式 Java 對象)為數據庫中的記錄。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對象關系映射,是一種為了解決關系型數據庫數據與簡單Java對象(POJO)的映射關系的技術。簡單的說,ORM是通過使用描述對象和數據庫之間映射的元數據,將程序中的對象自動持久化到關系型數據庫中。
Hibernate屬于全自動ORM映射工具,使用Hibernate查詢關聯對象或者關聯集合對象時,可以根據對象關系模型直接獲取,所以它是全自動的。
而Mybatis在查詢關聯對象或關聯集合對象時,需要手動編寫sql來完成,所以,稱之為半自動ORM映射工具。
頻繁創建數據庫連接對象、釋放,容易造成系統資源浪費,影響系統性能。可以使用連接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使用jdbc需要自己實現連接池。
sql語句定義、參數設置、結果集處理存在硬編碼。實際項目中sql語句變化的可能性較大,一旦發生變化,需要修改java代碼,系統需要重新編譯,重新發布。不好維護。
使用preparedStatement向占有位符號傳參數存在硬編碼,因為sql語句的where條件不一定,可能多也可能少,修改sql還要修改代碼,系統不易維護。
結果集處理存在重復代碼,處理麻煩。如果可以映射成Java對象會比較方便。
1、數據庫鏈接創建、釋放頻繁造成系統資源浪費從而影響系統性能,如果使用數據庫連接池可解決此問題。
解決:在mybatis-config.xml中配置數據鏈接池,使用連接池管理數據庫連接。
2、Sql語句寫在代碼中造成代碼不易維護,實際應用sql變化的可能較大,sql變動需要改變java代碼。
解決:將Sql語句配置在XXXXmapper.xml文件中與java代碼分離。
3、向sql語句傳參數麻煩,因為sql語句的where條件不一定,可能多也可能少,占位符需要和參數一一對應。
解決: Mybatis自動將java對象映射至sql語句。
4、對結果集解析麻煩,sql變化導致解析代碼變化,且解析前需要遍歷,如果能將數據庫記錄封裝成pojo對象解析比較方便。
解決:Mybatis自動將sql執行結果映射至java對象。
優點
與傳統的數據庫訪問技術相比,ORM有以下優點:
基于SQL語句編程,相當靈活,不會對應用程序或者數據庫的現有設計造成任何影響,SQL寫在XML里,解除sql與程序代碼的耦合,便于統一管理;提供XML標簽,支持編寫動態SQL語句,并可重用
與JDBC相比,減少了50%以上的代碼量,消除了JDBC大量冗余的代碼,不需要手動開關連接
很好的與各種數據庫兼容(因為MyBatis使用JDBC來連接數據庫,所以只要JDBC支持的數據庫MyBatis都支持)
提供映射標簽,支持對象與數據庫的ORM字段關系映射;提供對象關系映射標簽,支持對象關系組件維護
能夠與Spring很好的集成
缺點
SQL語句的編寫工作量較大,尤其當字段多、關聯表多時,對開發人員編寫SQL語句的功底有一定要求
SQL語句依賴于數據庫,導致數據庫移植性差,不能隨意更換數據庫
MyBatis專注于SQL本身,是一個足夠靈活的DAO層解決方案。
對性能的要求很高,或者需求變化較多的項目,如互聯網項目,MyBatis將是不錯的選擇。
相同點
都是對jdbc的封裝,都是持久層的框架,都用于dao層的開發。
不同點
映射關系
MyBatis 是一個半自動映射的框架,配置Java對象與sql語句執行結果的對應關系,多表關聯關系配置簡單
Hibernate 是一個全表映射的框架,配置Java對象與數據庫表的對應關系,多表關聯關系配置復雜
SQL優化和移植性
Hibernate 對SQL語句封裝,提供了日志、緩存、級聯(級聯比 MyBatis 強大)等特性,此外還提供 HQL(Hibernate Query Language)操作數據庫,數據庫無關性支持好,但會多消耗性能。如果項目需要支持多種數據庫,代碼開發量少,但SQL語句優化困難。
MyBatis 需要手動編寫 SQL,支持動態 SQL、處理列表、動態生成表名、支持存儲過程。開發工作量相對大些。直接使用SQL語句操作數據庫,不支持數據庫無關性,但sql語句優化容易。
開發難易程度和學習成本
Hibernate 是重量級框架,學習使用門檻高,適合于需求相對穩定,中小型的項目,比如:辦公自動化系統
MyBatis 是輕量級框架,學習使用門檻低,適合于需求變化頻繁,大型的項目,比如:互聯網電子商務系統
總結
MyBatis 是一個小巧、方便、高效、簡單、直接、半自動化的持久層框架,
Hibernate 是一個強大、方便、高效、復雜、間接、全自動化的持久層框架。
1、 創建SqlSessionFactory
2、 通過SqlSessionFactory創建SqlSession
3、 通過sqlsession執行數據庫操作
4、 調用session.commit()提交事務
5、 調用session.close()關閉會話
在學習 MyBatis 程序之前,需要了解一下 MyBatis 工作原理,以便于理解程序。MyBatis 的工作原理如下圖
1)讀取 MyBatis 配置文件:mybatis-config.xml 為 MyBatis 的全局配置文件,配置了 MyBatis 的運行環境等信息,例如數據庫連接信息。
2)加載映射文件。映射文件即 SQL 映射文件,該文件中配置了操作數據庫的 SQL 語句,需要在 MyBatis 配置文件 mybatis-config.xml 中加載。mybatis-config.xml 文件可以加載多個映射文件,每個文件對應數據庫中的一張表。
3)構造會話工廠:通過 MyBatis 的環境等配置信息構建會話工廠 SqlSessionFactory。
4)創建會話對象:由會話工廠創建 SqlSession 對象,該對象中包含了執行 SQL 語句的所有方法。
5)Executor 執行器:MyBatis 底層定義了一個 Executor 接口來操作數據庫,它將根據 SqlSession 傳遞的參數動態地生成需要執行的 SQL 語句,同時負責查詢緩存的維護。
6)MappedStatement 對象:在 Executor 接口的執行方法中有一個 MappedStatement 類型的參數,該參數是對映射信息的封裝,用于存儲要映射的 SQL 語句的 id、參數等信息。
7)輸入參數映射:輸入參數類型可以是 Map、List 等集合類型,也可以是基本數據類型和 POJO 類型。輸入參數映射過程類似于 JDBC 對 preparedStatement 對象設置參數的過程。
8)輸出結果映射:輸出結果類型可以是 Map、 List 等集合類型,也可以是基本數據類型和 POJO 類型。輸出結果映射過程類似于 JDBC 對結果集的解析過程。
我們把Mybatis的功能架構分為三層:
API接口層:提供給外部使用的接口API,開發人員通過這些本地API來操縱數據庫。接口層一接收到調用請求就會調用數據處理層來完成具體的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層:負責具體的SQL查找、SQL解析、SQL執行和執行結果映射處理等。它主要的目的是根據調用的請求完成一次數據庫操作。
基礎支撐層:負責最基礎的功能支撐,包括連接管理、事務管理、配置加載和緩存處理,這些都是共用的東西,將他們抽取出來作為最基礎的組件。為上層的數據處理層提供最基礎的支撐。
這張圖從上往下看。MyBatis的初始化,會從mybatis-config.xml配置文件,解析構造成Configuration這個類,就是圖中的紅框。
(1)加載配置:配置來源于兩個地方,一處是配置文件,一處是Java代碼的注解,將SQL的配置信息加載成為一個個MappedStatement對象(包括了傳入參數映射配置、執行的SQL語句、結果映射配置),存儲在內存中。
(2)SQL解析:當API接口層接收到調用請求時,會接收到傳入SQL的ID和傳入對象(可以是Map、JavaBean或者基本數據類型),Mybatis會根據SQL的ID找到對應的MappedStatement,然后根據傳入參數對象對MappedStatement進行解析,解析后可以得到最終要執行的SQL語句和參數。
(3)SQL執行:將最終得到的SQL和參數拿到數據庫進行執行,得到操作數據庫的結果。
(4)結果映射:將操作數據庫的結果按照映射的配置進行轉換,可以轉換成HashMap、JavaBean或者基本數據類型,并將最終結果返回。
定義:
SQL 預編譯指的是數據庫驅動在發送 SQL 語句和參數給 DBMS 之前對 SQL 語句進行編譯,這樣 DBMS 執行 SQL 時,就不需要重新編譯。
為什么需要預編譯
JDBC 中使用對象 PreparedStatement 來抽象預編譯語句,使用預編譯。預編譯階段可以優化 SQL 的執行。預編譯之后的 SQL 多數情況下可以直接執行,DBMS 不需要再次編譯,越復雜的SQL,編譯的復雜度將越大,預編譯階段可以合并多次操作為一個操作。同時預編譯語句對象可以重復利用。把一個 SQL 預編譯后產生的 PreparedStatement 對象緩存下來,下次對于同一個SQL,可以直接使用這個緩存的 PreparedState 對象。Mybatis默認情況下,將對所有的 SQL 進行預編譯。
Mybatis有三種基本的Executor執行器,SimpleExecutor、ReuseExecutor、BatchExecutor。
SimpleExecutor:每執行一次update或select,就開啟一個Statement對象,用完立刻關閉Statement對象。
ReuseExecutor:執行update或select,以sql作為key查找Statement對象,存在就使用,不存在就創建,用完后,不關閉Statement對象,而是放置于Map<String, Statement>內,供下一次使用。簡言之,就是重復使用Statement對象。
BatchExecutor:執行update(沒有select,JDBC批處理不支持select),將所有sql都添加到批處理中(addBatch()),等待統一執行(executeBatch()),它緩存了多個Statement對象,每個Statement對象都是addBatch()完畢后,等待逐一執行executeBatch()批處理。與JDBC批處理相同。
作用范圍:Executor的這些特點,都嚴格限制在SqlSession生命周期范圍內。
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在設置(settings)可以指定默認的ExecutorType執行器類型,也可以手動給DefaultSqlSessionFactory的創建SqlSession的方法傳遞ExecutorType類型參數,如SqlSession openSession(ExecutorType execType)。
配置默認的執行器。SIMPLE 就是普通的執行器;REUSE 執行器會重用預處理語句(prepared statements); BATCH 執行器將重用語句并執行批量更新。
Mybatis僅支持association關聯對象和collection關聯集合對象的延遲加載,association指的就是一對一,collection指的就是一對多查詢。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可以配置是否啟用延遲加載lazyLoadingEnabled=true|false。
它的原理是,使用CGLIB創建目標對象的代理對象,當調用目標方法時,進入攔截器方法,比如調用a.getB().getName(),攔截器invoke()方法發現a.getB()是null值,那么就會單獨發送事先保存好的查詢關聯B對象的sql,把B查詢上來,然后調用a.setB(b),于是a的對象b屬性就有值了,接著完成a.getB().getName()方法的調用。這就是延遲加載的基本原理。
當然了,不光是Mybatis,幾乎所有的包括Hibernate,支持延遲加載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是占位符,預編譯處理;${}是拼接符,字符串替換,沒有預編譯處理。
Mybatis在處理#{}時,#{}傳入參數是以字符串傳入,會將SQL中的#{}替換為?號,調用PreparedStatement的set方法來賦值。
Mybatis在處理時,是原值傳入,就是把{}時,是原值傳入,就是把時,是原值傳入,就是把{}替換成變量的值,相當于JDBC中的Statement編譯
變量替換后,#{} 對應的變量自動加上單引號 ‘’;變量替換后,${} 對應的變量不會加上單引號 ‘’
#{} 可以有效的防止SQL注入,提高系統安全性;${} 不能防止SQL 注入
#{} 的變量替換是在DBMS 中;${} 的變量替換是在 DBMS 外
(1)’%${question}%’ 可能引起SQL注入,不推薦
(2)"%"#{question}"%" 注意:因為#{…}解析成sql語句時候,會在變量外側自動加單引號’ ',所以這里 % 需要使用雙引號" ",不能使用單引號 ’ ',不然會查不到任何結果。
(3)CONCAT(’%’,#{question},’%’) 使用CONCAT()函數,推薦
(4)使用bind標簽
<select id="listUserLikeUsername" resultType="com.jourwon.pojo.User"> <bind name="pattern" value="'%' + username + '%'" /> select id,sex,age,username,password from person where username LIKE #{pattern} </select>
方法1:順序傳參法
public User selectUser(String name, int deptId);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Map="UserResultMap">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0} and dept_id = #{1} </select>
#{}里面的數字代表傳入參數的順序。
這種方法不建議使用,sql層表達不直觀,且一旦順序調整容易出錯。
方法2:@Param注解傳參法
public User selectUser(@Param("userName") String name, int @Param("deptId") deptId);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Map="UserResultMap">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userName} and dept_id = #{deptId} </select>
#{}里面的名稱對應的是注解@Param括號里面修飾的名稱。
這種方法在參數不多的情況還是比較直觀的,推薦使用。
方法3:Map傳參法
public User selectUser(Map<String, Object> params); <select id="selectUser" parameterType="java.util.Map" resultMap="UserResultMap">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userName} and dept_id = #{deptId} </select>
#{}里面的名稱對應的是Map里面的key名稱。
這種方法適合傳遞多個參數,且參數易變能靈活傳遞的情況。
方法4:Java Bean傳參法
public User selectUser(User user); <select id="selectUser" parameterType="com.jourwon.pojo.User" resultMap="UserResultMap">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 #{userName} and dept_id = #{deptId} </select>
#{}里面的名稱對應的是User類里面的成員屬性。
這種方法直觀,需要建一個實體類,擴展不容易,需要加屬性,但代碼可讀性強,業務邏輯處理方便,推薦使用。
使用foreach標簽
foreach的主要用在構建in條件中,它可以在SQL語句中進行迭代一個集合。foreach標簽的屬性主要有item,index,collection,open,separator,close。
item 表示集合中每一個元素進行迭代時的別名,隨便起的變量名;
index 指定一個名字,用于表示在迭代過程中,每次迭代到的位置,不常用;
open 表示該語句以什么開始,常用“(”;
separator表示在每次進行迭代之間以什么符號作為分隔符,常用“,”;
close 表示以什么結束,常用“)”。
在使用foreach的時候最關鍵的也是最容易出錯的就是collection屬性,該屬性是必須指定的,但是在不同情況下,該屬性的值是不一樣的,主要有一下3種情況:
如果傳入的是單參數且參數類型是一個List的時候,collection屬性值為list
如果傳入的是單參數且參數類型是一個array數組的時候,collection的屬性值為array
如果傳入的參數是多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把它們封裝成一個Map了,當然單參數也可以封裝成map,實際上如果你在傳入參數的時候,在MyBatis里面也是會把它封裝成一個Map的,
map的key就是參數名,所以這個時候collection屬性值就是傳入的List或array對象在自己封裝的map里面的key
具體用法如下:
<!-- 批量保存(foreach插入多條數據兩種方法) int addEmpsBatch(@Param("emps") List<Employee> emps); --> <!-- MySQL下批量保存,可以foreach遍歷 mysql支持values(),(),()語法 --> //推薦使用 <insert id="addEmpsBatch"> INSERT INTO emp(ename,gender,email,did) VALUES <foreach collection="emps" item="emp" separator=","> (#{emp.eName},#{emp.gender},#{emp.email},#{emp.dept.id}) </foreach> </insert>
<!-- 這種方式需要數據庫連接屬性allowMutiQueries=true的支持 如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batis?allowMultiQueries=true --> <insert id="addEmpsBatch"> <foreach collection="emps" item="emp" separator=";"> INSERT INTO emp(ename,gender,email,did) VALUES(#{emp.eName},#{emp.gender},#{emp.email},#{emp.dept.id}) </foreach> </insert>
使用ExecutorType.BATCH
Mybatis內置的ExecutorType有3種,默認為simple,該模式下它為每個語句的執行創建一個新的預處理語句,單條提交sql;而batch模式重復使用已經預處理的語句,并且批量執行所有更新語句,顯然batch性能將更優; 但batch模式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在Insert操作時,在事務沒有提交之前,是沒有辦法獲取到自增的id,這在某型情形下是不符合業務要求的
具體用法如下
//批量保存方法測試 @Test public void testBatch() throws IOException{ 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 getSqlSessionFactory(); //可以執行批量操作的sqlSession SqlSession open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ExecutorType.BATCH); //批量保存執行前時間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ry { EmployeeMapper mapper = openSession.getMapper(EmployeeMapper.class);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mapper.addEmp(new Employee(UUID.randomUUID().toString().substring(0, 5), "b", "1")); } openSession.commit();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批量保存執行后的時間 System.out.println("執行時長" + (end - start)); //批量 預編譯sql一次==》設置參數==》10000次==》執行1次 677 //非批量 (預編譯=設置參數=執行 )==》10000次 1121 } finally { openSession.close(); } }
mapper和mapper.xml如下
public interface EmployeeMapper { //批量保存員工 Long addEmp(Employee employee); }
<mapper namespace="com.jourwon.mapper.EmployeeMapper" <!--批量保存員工 --> <insert id="addEmp"> insert into employee(lastName,email,gender) values(#{lastName},#{email},#{gender}) </insert> </mapper>
對于支持主鍵自增的數據庫(MySQL)
<insert id="insertUser" 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userId" > insert into user( user_name, user_password, create_time) values(#{userName}, #{userPassword} , #{createTime, jdbcType= TIMESTAMP}) </insert>
parameterType 可以不寫,Mybatis可以推斷出傳入的數據類型。如果想要訪問主鍵,那么應當parameterType 應當是java實體或者Map。這樣數據在插入之后 可以通過ava實體或者Map 來獲取主鍵值。通過 getUserId獲取主鍵
不支持主鍵自增的數據庫(Oracle)
對于像Oracle這樣的數據,沒有提供主鍵自增的功能,而是使用序列的方式獲取自增主鍵。
可以使用<selectKey>
標簽來獲取主鍵的值,這種方式不僅適用于不提供主鍵自增功能的數據庫,也適用于提供主鍵自增功能的數據庫
<selectKey>
一般的用法
<selectKey keyColumn="id" resultType="long" keyProperty="id" order="BEFORE"> </selectKey>
<insert id="insertUser" > <selectKey keyColumn="id" resultType="long" keyProperty="userId" order="BEFORE"> SELECT USER_ID.nextval as id from dual </selectKey> insert into user( user_id,user_name, user_password, create_time) values(#{userId},#{userName}, #{userPassword} , #{createTime, jdbcType= TIMESTAMP}) </insert>
此時會將Oracle生成的主鍵值賦予userId變量。這個userId 就是USER對象的屬性,這樣就可以將生成的主鍵值返回了。如果僅僅是在insert語句中使用但是不返回,此時keyProperty=“任意自定義變量名”,resultType 可以不寫。
Oracle 數據庫中的值要設置為 BEFORE ,這是因為 Oracle中需要先從序列獲取值,然后將值作為主鍵插入到數據庫中。
擴展
如果Mysql 使用selectKey的方式獲取主鍵,需要注意下面兩點:
order : AFTER
獲取遞增主鍵值 :SELECT LAST_INSERT_ID()
第1種: 通過在查詢的SQL語句中定義字段名的別名,讓字段名的別名和實體類的屬性名一致。
<select id="getOrder" parameterType="int" resultType="com.jourwon.pojo.Order"> select order_id id, order_no orderno ,order_price price form orders where order_id=#{id}; </select>
第2種: 通過<resultMap>
來映射字段名和實體類屬性名的一一對應的關系。
<select id="getOrder" parameterType="int" resultMap="orderResultMap">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id=#{id} </select> <resultMap type="com.jourwon.pojo.Order" id="orderResultMap"> <!–用id屬性來映射主鍵字段–> <id property="id" column="order_id"> <!–用result屬性來映射非主鍵字段,property為實體類屬性名,column為數據庫表中的屬性–> <result property ="orderno" column ="order_no"/> <result property="price" column="order_price" /> </reslutMap>
第一種:接口實現類繼承 SqlSessionDaoSupport:使用此種方法需要編寫mapper 接口,mapper 接口實現類、mapper.xml 文件。
(1)在 sqlMapConfig.xml 中配置 mapper.xml 的位置
<mappers> <mapper resource="mapper.xml 文件的地址" /> <mapper resource="mapper.xml 文件的地址" /> </mappers>
(2)定義 mapper 接口
(3)實現類集成 SqlSessionDaoSupport
mapper 方法中可以 this.getSqlSession()進行數據增刪改查。
(4)spring 配置
<bean id=" " class="mapper 接口的實現"> <property name="sqlSessionFactory" ref="sqlSessionFactory"></property> </bean>
第二種:使用 org.mybatis.spring.mapper.MapperFactoryBean:
(1)在 sqlMapConfig.xml 中配置 mapper.xml 的位置,如果 mapper.xml 和mappre 接口的名稱相同且在同一個目錄,這里可以不用配置
<mappers> <mapper resource="mapper.xml 文件的地址" /> <mapper resource="mapper.xml 文件的地址" /> </mappers>
(2)定義 mapper 接口:
(3)mapper.xml 中的 namespace 為 mapper 接口的地址
(4)mapper 接口中的方法名和 mapper.xml 中的定義的 statement 的 id 保持一致
(5)Spring 中定義
<bean id="" class="org.mybatis.spring.mapper.MapperFactoryBean"> <property name="mapperInterface" value="mapper 接口地址" /> <property name="sqlSessionFactory" ref="sqlSessionFactory" /> </bean>
第三種:使用 mapper 掃描器:
(1)mapper.xml 文件編寫:
mapper.xml 中的 namespace 為 mapper 接口的地址;
mapper 接口中的方法名和 mapper.xml 中的定義的 statement 的 id 保持一致;
如果將 mapper.xml 和 mapper 接口的名稱保持一致則不用在 sqlMapConfig.xml中進行配置。
(2)定義 mapper 接口:
注意 mapper.xml 的文件名和 mapper 的接口名稱保持一致,且放在同一個目錄
(3)配置 mapper 掃描器:
<bean class="org.mybatis.spring.mapper.MapperScannerConfigurer"> <property name="basePackage" value="mapper 接口包地址 "></property> <property name="sqlSessionFactoryBeanName" value="sqlSessionFactory"/> </bean>
(4)使用掃描器后從 spring 容器中獲取 mapper 的實現對象。
接口綁定,就是在MyBatis中任意定義接口,然后把接口里面的方法和SQL語句綁定,我們直接調用接口方法就可以,這樣比起原來了SqlSession提供的方法我們可以有更加靈活的選擇和設置。
接口綁定有兩種實現方式
通過注解綁定,就是在接口的方法上面加上 @Select、@Update等注解,里面包含Sql語句來綁定;
通過xml里面寫SQL來綁定, 在這種情況下,要指定xml映射文件里面的namespace必須為接口的全路徑名。當Sql語句比較簡單時候,用注解綁定, 當SQL語句比較復雜時候,用xml綁定,一般用xml綁定的比較多。
1、Mapper接口方法名和mapper.xml中定義的每個sql的id相同。
2、Mapper接口方法的輸入參數類型和mapper.xml中定義的每個sql 的parameterType的類型相同。
3、Mapper接口方法的輸出參數類型和mapper.xml中定義的每個sql的resultType的類型相同。
4、Mapper.xml文件中的namespace即是mapper接口的類路徑。
Dao接口,就是人們常說的Mapper接口,接口的全限名,就是映射文件中的namespace的值,接口的方法名,就是映射文件中MappedStatement的id值,接口方法內的參數,就是傳遞給sql的參數。Mapper接口是沒有實現類的,當調用接口方法時,接口全限名+方法名拼接字符串作為key值,可唯一定位一個MappedStatement,舉例:com.mybatis3.mappers.StudentDao.findStudentById,可以唯一找到namespace為com.mybatis3.mappers.StudentDao下面id = findStudentById的MappedStatement。在Mybatis中,每一個<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標簽,都會被解析為一個MappedStatement對象。
Dao接口里的方法,是不能重載的,因為是全限名+方法名的保存和尋找策略。
Dao接口的工作原理是JDK動態代理,Mybatis運行時會使用JDK動態代理為Dao接口生成代理proxy對象,代理對象proxy會攔截接口方法,轉而執行MappedStatement所代表的sql,然后將sql執行結果返回。
不同的Xml映射文件,如果配置了namespace,那么id可以重復;如果沒有配置namespace,那么id不能重復;畢竟namespace不是必須的,只是最佳實踐而已。
原因就是namespace+id是作為Map<String, MappedStatement>的key使用的,如果沒有namespace,就剩下id,那么,id重復會導致數據互相覆蓋。有了namespace,自然id就可以重復,namespace不同,namespace+id自然也就不同。
答:Mybatis將所有Xml配置信息都封裝到All-In-One重量級對象Configuration內部。在Xml映射文件中,<parameterMap>
標簽會被解析為ParameterMap對象,其每個子元素會被解析為ParameterMapping對象。<resultMap>
標簽會被解析為ResultMap對象,其每個子元素會被解析為ResultMapping對象。每一個<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標簽均會被解析為MappedStatement對象,標簽內的sql會被解析為BoundSql對象。
第一種是使用<resultMap>
標簽,逐一定義列名和對象屬性名之間的映射關系。
第二種是使用sql列的別名功能,將列別名書寫為對象屬性名,比如T_NAME AS NAME,對象屬性名一般是name,小寫,但是列名不區分大小寫,Mybatis會忽略列名大小寫,智能找到與之對應對象屬性名,你甚至可以寫成T_NAME AS NaMe,Mybatis一樣可以正常工作。
有了列名與屬性名的映射關系后,Mybatis通過反射創建對象,同時使用反射給對象的屬性逐一賦值并返回,那些找不到映射關系的屬性,是無法完成賦值的。
還有很多其他的標簽,<resultMap>
、<parameterMap>
、<sql>
、<include>
、<selectKey>
,加上動態sql的9個標簽,trim|where|set|foreach|if|choose|when|otherwise|bind等,其中<sql>
為sql片段標簽,通過<include>
標簽引入sql片段,<selectKey>
為不支持自增的主鍵生成策略標簽。
雖然Mybatis解析Xml映射文件是按照順序解析的,但是,被引用的B標簽依然可以定義在任何地方,Mybatis都可以正確識別。
原理是,Mybatis解析A標簽,發現A標簽引用了B標簽,但是B標簽尚未解析到,尚不存在,此時,Mybatis會將A標簽標記為未解析狀態,然后繼續解析余下的標簽,包含B標簽,待所有標簽解析完畢,Mybatis會重新解析那些被標記為未解析的標簽,此時再解析A標簽時,B標簽已經存在,A標簽也就可以正常解析完成了。
有聯合查詢和嵌套查詢。聯合查詢是幾個表聯合查詢,只查詢一次,通過在resultMap里面的association,collection節點配置一對一,一對多的類就可以完成
嵌套查詢是先查一個表,根據這個表里面的結果的外鍵id,去再另外一個表里面查詢數據,也是通過配置association,collection,但另外一個表的查詢通過select節點配置。
Mybatis可以映射枚舉類,不單可以映射枚舉類,Mybatis可以映射任何對象到表的一列上。映射方式為自定義一個TypeHandler,實現TypeHandler的setParameter()和getResult()接口方法。
TypeHandler有兩個作用,一是完成從javaType至jdbcType的轉換,二是完成jdbcType至javaType的轉換,體現為setParameter()和getResult()兩個方法,分別代表設置sql問號占位符參數和獲取列查詢結果。
Mybatis動態sql可以讓我們在Xml映射文件內,以標簽的形式編寫動態sql,完成邏輯判斷和動態拼接sql的功能,Mybatis提供了9種動態sql標簽trim|where|set|foreach|if|choose|when|otherwise|bind。
其執行原理為,使用OGNL從sql參數對象中計算表達式的值,根據表達式的值動態拼接sql,以此來完成動態sql的功能。
Mybatis使用RowBounds對象進行分頁,它是針對ResultSet結果集執行的內存分頁,而非物理分頁,可以在sql內直接書寫帶有物理分頁的參數來完成物理分頁功能,也可以使用分頁插件來完成物理分頁。
分頁插件的基本原理是使用Mybatis提供的插件接口,實現自定義插件,在插件的攔截方法內攔截待執行的sql,然后重寫sql,根據dialect方言,添加對應的物理分頁語句和物理分頁參數。
舉例:select * from student,攔截sql后重寫為:select t.* from (select * from student) t limit 0, 10
Mybatis僅可以編寫針對ParameterHandler、ResultSetHandler、StatementHandler、Executor這4種接口的插件,Mybatis使用JDK的動態代理,為需要攔截的接口生成代理對象以實現接口方法攔截功能,每當執行這4種接口對象的方法時,就會進入攔截方法,具體就是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當然,只會攔截那些你指定需要攔截的方法。
實現Mybatis的Interceptor接口并復寫intercept()方法,然后在給插件編寫注解,指定要攔截哪一個接口的哪些方法即可,記住,別忘了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你編寫的插件。
1)一級緩存: 基于 PerpetualCache 的 HashMap 本地緩存,其存儲作用域為 Session,當 Session flush 或 close 之后,該 Session 中的所有 Cache 就將清空,默認打開一級緩存。
2)二級緩存與一級緩存其機制相同,默認也是采用 PerpetualCache,HashMap 存儲,不同在于其存儲作用域為 Mapper(Namespace),并且可自定義存儲源,如 Ehcache。默認不打開二級緩存,要開啟二級緩存,使用二級緩存屬性類需要實現Serializable序列化接口(可用來保存對象的狀態),可在它的映射文件中配置<cache/>
;
3)對于緩存數據更新機制,當某一個作用域(一級緩存 Session/二級緩存Namespaces)的進行了C/U/D 操作后,默認該作用域下所有 select 中的緩存將被 clear。
以上是“MyBatis面試題有哪些”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