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python中出現黏包如何利用struct模塊解決,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為什么會出現黏包現象:
首先只有在TCP協議中才會出現黏包現象,是因為TCP協議是面向流的協議,在發送的數據傳輸的過程中還有緩存機制來避免數據丟失,因此,在連續發送小數據的時候,以及接收大小不符的時候容易出現黏包現象。本質還是因為我們在接收數據的時候不知道發送的數據的長短。
解決黏包問題
在傳輸大量數據之前首先告訴接收端要發送的數據大小,如果想更漂亮的解決問題,可以通過struct模塊來定制協議。
struct模塊:
功能:可以把一個類型,如數字,轉成固定長度的bytes。
import struct ret = struct.pack('i',456872783) #'i'代表int,就是即將要把一共數字轉換成固定長度(4個字節)的bystes類型 print(ret) num = struct.unpack('i',ret) #轉換回來,返回一個元組 print(num[0]) #提前元組中的值得到4096
解決黏包問題:
服務端:
import struct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8080)) sk.listen() conn,addr = sk.accept() while True: cmd = input('>>>') if cmd == 'q': #當輸入‘q'時,結束,并向客戶端發送一個'q'。 conn.send(b'q') break conn.send(cmd.encode('gbk')) #將輸入的cmd命令發送給客戶端 num = conn.recv(4) #接收字節信息(返回的消息長度信息)。 num = struct.unpack('i',num)[0] #將接收的字節碼轉化為原來的類型并放在一個元組里面,后面加[0]是提前出元組中的值。 res = conn.recv(int(num)).decode('gbk') #接收長度為num 的消息。 print(res) #打印 conn.close() sk.close()
客戶端:
import struct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080)) while True: cmd = sk.recv(1024).decode('gbk') #接收服務端發送來的cmd命令 if cmd == 'q': #當接收到‘q'時,結束。 break # 在客戶端執行接收到的cmd命令。并將正確的消息和錯誤的消息分別放入stdout和stderr管道。 res = subprocess.Popen(cmd,shell=True,stdout=subprocess.PIPE,stderr=subprocess.PIPE) std_out = res.stdout.read() #讀取管道內正確的消息 std_err = res.stderr.read() #讀取管道內錯誤的消息 len_num = len(std_out)+len(std_err) #計算正確和錯誤消息的總長度 num_by = struct.pack('i',len_num) #將消息總長度轉換成長度為4的字節碼 sk.send(num_by) #發送消息長度信息 sk.send(std_out) #發送正確消息 sk.send(std_err) #發送錯誤消息 sk.close()
關于python中出現黏包如何利用struct模塊解決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