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Java包裝類
基本類型 | 大小 | 包裝器類型 |
---|---|---|
boolean | / | Boolean |
char | 16bit | Boolean |
byte | 8bit | Byte |
short | /16bit | Short |
int | 32bit | Integer |
long | 64bit | Long |
float | 32bit | Float |
double | 64bit | Double |
void | / | Void |
Java 的包裝類有兩個主要的目的:
裝箱和拆箱
Java 在SE5之后提供了自動的裝箱和拆箱機制。基本數據類型可以和與其對應的包裝類之間自動進行轉換
如:
Integer i = 10; int index = i;
裝箱就是自動將基本數據類型轉換為包裝器類型
拆箱就是自動將包裝器類型裝換為基本數據類型
在裝箱的時候自動調用的是Integer的valueOf(int)方法。而在拆箱的時候自動調用的是Integer的intValue方法。
其他的也類似,比如Double、Character,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自己手動嘗試一下。
因此可以用一句話總結裝箱和拆箱的實現過程:
裝箱過程是通過調用包裝器的valueOf方法實現的,而拆箱過程是通過調用包裝器的xxxValue方法實現的。(xxx代表對應的基本數據類型)。
面試問題
下面這段代碼的輸出結果是什么?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100; Integer i2 = 100; Integer i3 = 200; Integer i4 = 200; System.out.println(i1==i2); System.out.println(i3==i4); } }
注意 ==和equals的區別:
|類型| == |equals
|–|--|–|
| 基本數據類型 | 值 | 不可用
| 包裝類 | 地址 | 內容
輸出的結果為:
true
false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輸出結果表明 i1 和 i2 指向的是同一個對象,而 i3 和 i4 指向的是不同的對象。此時只需一看源碼便知究竟,下面這段代碼是Integer的valueOf方法的具體實現: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i >= -128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128]; else return new Integer(i); }
從這2段代碼可以看出,在通過valueOf方法創建Integer對象的時候,如果數值在 [-128,127] 之間,便返回指向IntegerCache.cache中已經存在的對象的引用;否則創建一個新的Integer對象。
上面的代碼中 i1 和 i2 的數值為100,因此會直接從cache中取已經存在的對象,所以 i1 和 i2 指向的是同一個對象,而 i3 和 i4 則是分別指向不同的對象。
下面這段代碼的輸出結果是什么?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i1 = 100.0; Double i2 = 100.0; Double i3 = 200.0; Double i4 = 200.0; System.out.println(i1==i2); System.out.println(i3==i4); } }
也許有的朋友會認為跟上面一道題目的輸出結果相同,但是事實上卻不是。實際輸出結果為:
false
false
至于具體為什么,讀者可以去查看Double類的valueOf的實現。
在這里只解釋一下為什么Double類的valueOf方法會采用與Integer類的valueOf方法不同的實現。很簡單:在某個范圍內的整型數值的個數是有限的,而浮點數卻不是。
注意,Integer、Short、Byte、Character、Long這幾個類的valueOf方法的實現是類似的,Double、Float的valueOf方法的實現是類似的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Java包裝類及自動裝箱拆箱詳解整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億速云網站的支持!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