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期內容當中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有關Node.js中的單線程模型是什么,文章內容豐富且以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析和敘述,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
1、高并發
一般來說,高并發的解決方案就是多線程模型,服務器為每個客戶端請求分配一個線程,使用同步I/O,系統通過線程切換來彌補同步I/O調用的時間開銷,比如Apache就是這種策略,由于I/O一般都是耗時操作,因此這種策略很難實現高性能,但非常簡單,可以實現復雜的交互邏輯。
而事實上,大多數網站的服務器端都不會做太多的計算,它們只是接收請求,交給其它服務(比如從數據庫讀取數據),然后等著結果返回再發給客戶端。因此,Node.js針對這一事實采用了單線程模型來處理,它不會為每個接入請求分配一個線程,而是用一個主線程處理所有的請求,然后對I/O操作進行異步處理,避開了創建、銷毀線程以及在線程間切換所需的開銷和復雜性。
2、事件循環
Node.js 在主線程中維護了一個事件隊列,當接收到請求后,就將請求作為一個事件放入該隊列中,然后繼續接收其他請求。當主線程空閑時(沒有請求接入時),就開始循環事件隊列,檢查隊列中是否有要處理的事件,這時要分兩種情況:如果是非I/O任務,就親自處理,并通過回調函數返回到上層調用;如果是I/O任務,就從線程池中拿出一個線程來執行這個事件,并指定回調函數,然后繼續循環隊列中的其他事件。當線程中的I/O任務完成后,就執行指定的回調函數,并把這個完成的事件放到事件隊列的尾部,等待事件循環,當主線程再次循環到該事件時,就直接處理并返回給上層調用。 這個過程就叫事件循環(Event Loop),如下圖所示:
這個圖是整個Node.js的運行原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Node.js被分成了四層,分別是應用層、V8引擎層、Node API層 和 LIBUV層,
應用層: 即Javascript交互層,常見的就是Node.js的模塊,比如 http,fs
V8引擎層: 即利用V8引擎來解析Javascript語法,進而和下層API交互
NodeAPI層: 為上層模塊提供系統調用,一般是由C語言來實現,和操作系統進行交互
LIBUV層: 即Event Loop,是Node.js實現異步的核心,由LIBUV庫來實現,而LIBUV中的線程池是由操作系統內核接受管理的。
從上述理解來看,Node.js的單線程僅僅是指Javascript運行在單線程中,而并非Node.js是單線程,在Node中,無論是Linux平臺還是Windows平臺,內部都是通過線程池來完成IO操作,而LIBUV就是針對不同平臺的差異性實現了統一調用。
3、事件驅動
總結上面的過程可以發現,Node.js的核心是使用事件驅動模式實現了異步I/O,為了更具體、更清晰的理解和接受這個事實,我們用代碼來描述Node.js的事件驅動模型:
3.1、事件隊列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一個事件隊列,既然是隊列,那就是一個先進先出(FIFO)的數據結構,我們用JS的數組來描述,如下:
/** * 定義事件隊列 * 入隊:unshfit() * 出隊:pop() * 空隊列:length == 0 */ eventQueue:[],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規定:數組的第一個元素是隊列的尾部,數組的最后一個元素是隊列的頭部, unshfit 就是在尾部插入一個元素,pop就是從頭部彈出一個元素,這樣就實現了一個簡單的隊列。
3.2、接收請求
定義一個總的入口來接收用戶請求,如下所示:
/** * 接收用戶請求 * 每一個請求都會進入到該函數 * 傳遞參數request和response */ processHttpRequest:function(request,response){ //定義一個事件對象 var event = createEvent({ params:request.params, //傳遞請求參數 result:null, //存放請求結果 callback:function(){} //指定回調函數 }); //在隊列的尾部添加該事件 eventQueue.unshift(event); },
這個函數很簡單,就是把用戶的請求包裝成事件,放到隊列里,然后繼續接收其他請求。
3.3、事件循環
當主線程處于空閑時就開始循環事件隊列,所以,我們再定義一個事件循環的函數:
/** * 事件循環主體,主線程擇機執行 * 循環遍歷事件隊列 * 處理事件 * 執行回調,返回給上層 */ eventLoop:function(){ //如果隊列不為空,就繼續循環 while(this.eventQueue.length > 0){ //從隊列的頭部拿出一個事件 var event = this.eventQueue.pop(); //如果是IO任務 if(isIOTask(event)){ //從線程池里拿出一個線程 var thread = getThreadFromThreadPool(); //交給線程處理 thread.handleIOTask(event) }else { //非IO任務處理后,直接返回結果 var result = handleEvent(event); //最終通過回調函數返回給V8,再由V8返回給應用程序 event.callback.call(null,result); } } },
主線程不停的檢測事件隊列,對于IO任務就交給線程池來處理,非IO任務就自己處理并返回。
3.4、線程池
線程池接到任務以后,直接處理IO操作,比如讀取數據庫:
當IO
/** * 處理IO任務 * 完成后將事件添加到隊列尾部 * 釋放線程 */ handleIOTask:function(event){ //當前線程 var curThread = this; //操作數據庫 var optDatabase = function(params,callback){ var result = readDataFromDb(params); callback.call(null,result) }; //執行IO任務 optDatabase(event.params,function(result){ //返回結果存入事件對象中 event.result = result; //IO完成后,將不再是耗時任務 event.isIOTask = false; //將該事件重新添加到隊列的尾部 this.eventQueue.unshift(event); //釋放當前線程 releaseThread(curThread) }) }
任務完成以后就執行回調,把請求結果存入事件中,并將該事件重新放入隊列中,等待循環,最后釋放線程。當主線程再次循環到該事件時,就直接處理了。
4、Node.js軟肋
以上四步簡單描述了Node.js事件驅動模型,至此,我們對Node.js應該有了一個簡單而又清晰的認識,但Node.js 并不是什么都能做。
上面提到,如果是I/O任務,Nodejs就把任務交給線程池來異步處理,高效簡單,因此Node.js適合處理I/O密集型任務,但不是所有的任務都是I/O密集型任務,當碰到CPU密集型任務時,就是只用CPU計算的操作,比如要對數據加解密(node.bcrypt.js),數據壓縮和解壓(node-tar),這時Node.js就會親自處理,一個一個的計算,前面的任務沒有執行完,后面的任務只能干等著,如下圖所示:
在事件隊列中,如果前面的CPU計算任務沒有完成,那么后面的任務就會被阻塞,出現響應緩慢的情況,如果操作系統本身就是單核,那也就算了,但現在大部分服務器都是多CPU或多核的,而Node.js只有一個EventLoop,也只占用一個CPU/內核,當Node.js被CPU密集型任務占用,導致其他任務被阻塞時,卻還有CPU/內核處理閑置狀態,造成資源浪費。因此Node.js不適合CPU密集型任務。
5、Node.js適用場景
5.1、RESTful API
這是適合 Node 的理想情況,因為您可以構建它來處理數萬條連接。它仍然不需要大量邏輯;它本質上只是從某個數據庫中查找一些值并將它們組成一個響應。由于響應是少量文本,入站請求也是少量的文本,因此流量不高,一臺機器甚至也可以處理最繁忙的公司的 API 需求。
5.2、實時程序
比如聊天服務,聊天應用程序是最能體現 Node.js 優點的例子:輕量級、高流量并且能良好的應對跨平臺設備上運行密集型數據(雖然計算能力低)。同時,聊天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用例,因為它很簡單,并且涵蓋了目前為止一個典型的 Node.js 會用到的大部分解決方案。
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Node.js中的單線程模型是什么了,如果剛好有類似的疑惑,不妨參照上述分析進行理解。如果想知道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