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python中實現單例模式的方法有哪些,內容非常詳細,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借鑒,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前言
單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一種軟件設計模式,是類只能實例化一個對象,
目的是便于外界的訪問,節約系統資源,如果希望系統中 只有一個對象可以訪問,就用單例模式,
顯然單例模式的要點有三個;一是某個類只能有一個實例;二是它必須自行創建這個實例;三是它必須自行向整個系統提供這個實例。
在 Python 中,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來實現單例模式:
使用模塊
使用 __new__
使用裝飾器(decorator)
使用元類(metaclass)
概念
簡單說,單例模式(也叫單件模式)的作用就是保證在整個應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中,任何一個時刻,單例類的實例都只存在一個(當然也可以不存在)
例子:
一臺計算機上可以連好幾個打印機,但是這個計算機上的打印程序只能有一個,這里就可以通過單例模式來避免兩個打印作業同時輸出到打印機中,即在整個的打印過程中我只有一個打印程序的實例。
super(B, self).__init__()是這樣理解的:super(B, self)首先找到B的父類(就是類A),然后把類B的對象self轉換為類A的對象(通過某種方式,一直沒有考究是什么方式,慚愧),然后“被轉換”的類A對象調用自己的__init__函數。考慮到super中只有指明子類的機制,因此,在多繼承的類定義中,通常我們保留使用類似代碼段1的方法。
1. super并不是一個函數,是一個類名,形如super(B, self)事實上調用了super類的初始化函數,
產生了一個super對象;
2. super類的初始化函數并沒有做什么特殊的操作,只是簡單記錄了類類型和具體實例;
3. super(B, self).func的調用并不是用于調用當前類的父類的func函數;
4. Python的多繼承類是通過mro的方式來保證各個父類的函數被逐一調用,而且保證每個父類函數
只調用一次(如果每個類都使用super);
5. 混用super類和非綁定的函數是一個危險行為,這可能導致應該調用的父類函數沒有調用或者一
個父類函數被調用多次。
__new__: 對象的創建,是一個靜態方法,第一個參數是cls。(想想也是,不可能是self,對象還沒創建,哪來的self)
__init__ : 對象的初始化, 是一個實例方法,第一個參數是self。
__new__方法在類定義中不是必須寫的,如果沒定義,默認會調用object.__new__去創建一個對象。如果定義了,就是override,可以custom創建對象的行為。
聰明的讀者可能想到,既然__new__可以custom對象的創建,那我在這里做一下手腳,每次創建對象都返回同一個,那不就是單例模式了嗎?沒錯,就是這樣。可以觀摩《飄逸的python - 單例模式亂彈》
定義單例模式時,因為自定義的__new__重載了父類的__new__,所以要自己顯式調用父類的__new__,即object.__new__(cls, *args, **kwargs),或者用super()。,不然就不是extend原來的實例了,而是替換原來的實例。
代碼
import threading class Signlet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__init__ method called") def __new__(cls): print("__new__ method called") mutex=threading.Lock() mutex.acquire() # 上鎖,防止多線程下出問題 if not hasattr(cls, 'instance'): cls.instance = super(LogSignleton, cls).__new__(cls) mutex.release() return cls.instance if __name__ == '__main__': obj = Signleton()
輸出結果:
>>> ================================ RESTART ================================ >>> __new__ method called __init__ method called >>>
說明
1.從輸出結果來看,最先調用 __new__ 方法,然后調用__init__方法
2. __new__ 通常用于控制生成一個新實例的過程,它是類級別的方法。
3. __init__ 通常用于初始化一個新實例,控制這個初始化的過程,比如添加一些屬性,做一些額外的操作,發生在類實例被創建完以后。它是實例級別的方法。
方法1
__new__ 在__init__初始化前,就已經實例化對象,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實現單例模式。
print '----------------------方法1--------------------------' #方法1,實現__new__方法 #并在將一個類的實例綁定到類變量_instance上, #如果cls._instance為None說明該類還沒有實例化過,實例化該類,并返回 #如果cls._instance不為None,直接返回cls._instance class Singleton(object): def __new__(cls, *args, **kw): if not hasattr(cls, '_instance'): orig = super(Singleton, cls) cls._instance = orig.__new__(cls, *args, **kw) return cls._instance class MyClass(Singleton): a = 1 one = MyClass() two = MyClass() two.a = 3 print one.a #3 #one和two完全相同,可以用id(), ==, is檢測 print id(one) #29097904 print id(two) #29097904 print one == two #True print one is two #True
方法2
print '----------------------方法2--------------------------' #方法2,共享屬性;所謂單例就是所有引用(實例、對象)擁有相同的狀態(屬性)和行為(方法) #同一個類的所有實例天然擁有相同的行為(方法), #只需要保證同一個類的所有實例具有相同的狀態(屬性)即可 #所有實例共享屬性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__dict__屬性指向(引用)同一個字典(dict) #可參看:http://code.activestate.com/recipes/66531/ class Borg(object): _state = {} def __new__(cls, *args, **kw): ob = super(Borg, cls).__new__(cls, *args, **kw) ob.__dict__ = cls._state return ob class MyClass2(Borg): a = 1 one = MyClass2() two = MyClass2() #one和two是兩個不同的對象,id, ==, is對比結果可看出 two.a = 3 print one.a #3 print id(one) #28873680 print id(two) #28873712 print one == two #False print one is two #False #但是one和two具有相同的(同一個__dict__屬性),見: print id(one.__dict__) #30104000 print id(two.__dict__) #30104000
方法3
print '----------------------方法3--------------------------' #方法3:本質上是方法1的升級(或者說高級)版 #使用__metaclass__(元類)的高級python用法 class Singleton2(type): def __init__(cls, name, bases, dict): super(Singleton2, cls).__init__(name, bases, dict) cls._instance = None def __call__(cls, *args, **kw): if cls._instance is None: cls._instance = super(Singleton2, cls).__call__(*args, **kw) return cls._instance class MyClass3(object): __metaclass__ = Singleton2 one = MyClass3() two = MyClass3() two.a = 3 print one.a #3 print id(one) #31495472 print id(two) #31495472 print one == two #True print one is two #True
方法4
print '----------------------方法4--------------------------' #方法4:也是方法1的升級(高級)版本, #使用裝飾器(decorator), #這是一種更pythonic,更elegant的方法, #單例類本身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單例的,因為他本身(自己的代碼)并不是單例的 def singleton(cls, *args, **kw): instances = {} def _singleton(): if cls not in instances: instances[cls] = cls(*args, **kw) return instances[cls] return _singleton @singleton class MyClass4(object): a = 1 def __init__(self, x=0): self.x = x one = MyClass4() two = MyClass4() two.a = 3 print one.a #3 print id(one) #29660784 print id(two) #29660784 print one == two #True print one is two #True one.x = 1 print one.x #1 print two.x
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一種常用的軟件設計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某一個類只有一個實例存在。當你希望在整個系統中,某個類只能出現一個實例時,單例對象就能派上用場。
比如,某個服務器程序的配置信息存放在一個文件中,客戶端通過一個 AppConfig 的類來讀取配置文件的信息。如果在程序運行期間,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配置文件的內容,也就是說,很多地方都需要創建 AppConfig 對象的實例,這就導致系統中存在多個 AppConfig 的實例對象,而這樣會嚴重浪費內存資源,尤其是在配置文件內容很多的情況下。事實上,類似 AppConfig 這樣的類,我們希望在程序運行期間只存在一個實例對象。
在 Python 中,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來實現單例模式:
使用模塊
使用 __new__
使用裝飾器(decorator)
使用元類(metaclass)
使用模塊
其實,Python 的模塊就是天然的單例模式,因為模塊在第一次導入時,會生成 .pyc 文件,當第二次導入時,就會直接加載 .pyc 文件,而不會再次執行模塊代碼。因此,我們只需把相關的函數和數據定義在一個模塊中,就可以獲得一個單例對象了。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一個單例類,可以考慮這樣做:
# mysingleton.py class My_Singleton(object): def foo(self): pass my_singleton = My_Singleton()
將上面的代碼保存在文件 mysingleton.py 中,然后這樣使用:
from mysingleton import my_singleton my_singleton.foo()
使用 __new__
為了使類只能出現一個實例,我們可以使用 __new__ 來控制實例的創建過程,代碼如下:
class Singleton(object): _instance = None def __new__(cls, *args, **kw): if not cls._instance: cls._instance = super(Singleton, cls).__new__(cls, *args, **kw) return cls._instance class MyClass(Singleton): a = 1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將類的實例和一個類變量 _instance 關聯起來,如果 cls._instance 為 None 則創建實例,否則直接返回 cls._instance。
執行情況如下:
>>> one = MyClass() >>> two = MyClass() >>> one == two True >>> one is two True >>> id(one), id(two) (4303862608, 4303862608)
使用裝飾器
我們知道,裝飾器(decorator)可以動態地修改一個類或函數的功能。這里,我們也可以使用裝飾器來裝飾某個類,使其只能生成一個實例,代碼如下: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singleton(cls): instances = {} @wraps(cls) def getinstance(*args, **kw): if cls not in instances: instances[cls] = cls(*args, **kw) return instances[cls] return getinstance @singleton class MyClass(object): a = 1
在上面,我們定義了一個裝飾器 singleton,它返回了一個內部函數 getinstance,該函數會判斷某個類是否在字典 instances 中,如果不存在,則會將 cls 作為 key,cls(*args, **kw) 作為 value 存到 instances 中,否則,直接返回 instances[cls]。
使用 metaclass
元類(metaclass)可以控制類的創建過程,它主要做三件事:
攔截類的創建
修改類的定義
返回修改后的類
使用元類實現單例模式的代碼如下:
class Singleton(type): _instances = {} def __call__(cls, *args, **kwargs): if cls not in cls._instances: cls._instances[cls] = super(Singleton, cls).__call__(*args, **kwargs) return cls._instances[cls] # Python2 class MyClass(object): __metaclass__ = Singleton # Python3 # class MyClass(metaclass=Singleton): # pass
Python是一種跨平臺的、具有解釋性、編譯性、互動性和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其最初的設計是用于編寫自動化腳本,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新功能的添加,常用于用于開發獨立的項目和大型項目。
關于python中實現單例模式的方法有哪些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