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沖區溢出是一種常見的安全漏洞,當輸入數據超過了程序分配的緩沖區大小時,多余的數據會溢出到相鄰的內存區域,導致程序崩潰或者被攻擊者利用來執行惡意代碼。
下面是一個LINUX實例,展示了一個簡單的緩沖區溢出漏洞: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void vulnerableFunction(char *input) {
char buffer[10];
strcpy(buffer, input);
printf("You entered: %s\n", buffer);
}
int main() {
char input[20];
printf("Enter a string: ");
scanf("%s", input);
vulnerableFunction(input);
return 0;
}
在上面的代碼中,vulnerableFunction
是一個存在緩沖區溢出漏洞的函數。它接收一個字符串作為輸入,并將其拷貝到一個長度為10的緩沖區中。如果輸入的字符串長度超過10個字符,就會導致緩沖區溢出。
在 main
函數中,我們通過 scanf
函數接受用戶的輸入,并將其傳遞給 vulnerableFunction
函數。由于 scanf
函數沒有限制用戶輸入的長度,所以用戶可以輸入超過10個字符的字符串,從而觸發緩沖區溢出漏洞。
下面是一個利用緩沖區溢出漏洞的例子:
$ ./buffer_overflow
Enter a string: aaaaaaaaaaaaaaaaaaaaabbbb
You entered: aaaaaaaaaaaaaaaaaaaaabbbb
在這個例子中,用戶輸入了一個長度為22的字符串,超過了緩沖區的大小。由于 strcpy
函數沒有檢查目標緩沖區的大小,它將會復制所有的22個字符到 buffer
中,導致緩沖區溢出。這里的結果是程序沒有崩潰,但是輸出的字符串超出了 buffer
的大小。
緩沖區溢出漏洞可以被攻擊者利用來執行惡意代碼,例如覆蓋函數指針,修改返回地址等。為了防止緩沖區溢出漏洞,我們應該在代碼中使用安全的函數,如 strncpy
來限制字符串的拷貝長度,并進行輸入驗證,確保輸入不會超過緩沖區的大小。